[實用新型]一種液壓緩沖升降擋板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13611.4 | 申請日: | 2013-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884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冀謙;張宇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東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1/08 | 分類號: | F15B11/08;F15B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276 | 代理人: | 韓龍;李淑敏 |
| 地址: | 014010 內蒙***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壓 緩沖 升降 擋板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升降擋板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液壓緩沖升降擋板裝置。
背景技術
在軋鋼生產工藝中,常采用升降擋板,使沿輥道運行的坯料擋住,由于坯料都以高質量、高速度與擋板接觸,因此要求升降擋板能夠抗沖擊,擋板能夠具有緩沖作用。
現有升降擋板的方式通常采用以下幾種:
(1)氣動傳動的插板式擋板:該擋板的最大優點是簡單、體積小;最大缺點是:擋板直接受沖擊力很大,無法實現緩沖,定尺位置不準;
(2)上、下杠桿式擋板:該擋板最大優點是整個設備在生產線的外側,與前后設備生產線不干涉;最大缺點是:既無法保證鋼的頭部質量,其擋板頭部因設有行程緩沖,造成定位精度的偏差較大;
(3)齒輪、齒條式擋板:該擋板與氣缸傳動的插板式擋板基本相同,該擋板不足之處是需要一套傳動裝置,借助齒輪齒條帶動擋板運動,但是其力臂短,所受沖擊力過大;
(4)常規液壓回路加蓄能器控制的升降擋板:該擋板優點是實現了緩沖,減小了沖擊力;缺點是緩沖時間長緩沖力大。
因此,如何組裝一種能夠克服現有技術缺陷的升降擋板,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一直希望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液壓緩沖升降擋板裝置,其具有成本低、防沖擊能力強、緩沖可靠的優勢。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液壓緩沖升降擋板裝置,該液壓緩沖升降擋板裝置包括液壓缸以及由液壓缸通過液壓控制裝置控制升降的擋板,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伸出時對應擋板的低位,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縮回時對應擋板的高位,所述液壓控制裝置包括升降回路裝置以及緩沖回路裝置。
優選地,所述升降回路裝置包括:用來控制擋板上升和下降的電液方向控制閥;電液方向控制閥的進油口與液壓泵站來的主管連接;電液方向控制閥的兩個出油口與分別在升降回路與緩沖回路的兩個用來鎖定擋板的液壓鎖進油口連接;在升降回路與緩沖回路的兩個液壓鎖的出油口分別和在升降回路以及緩沖回路用于調節升降擋板升起和下降速度的雙單向節流閥的進油口連接。
優選地,所述緩沖回路裝置包括:三口插裝平衡閥、四口帶外接口先導插裝平衡閥以及單向閥,其中三口插裝平衡閥的進油口與升降回路雙單向節流閥出油口連接,三口插裝平衡閥的出油口與液壓缸的無桿腔連接,三口插裝平衡閥的先導油口與緩沖回路連接,四口帶外接口先導插裝平衡閥的進油口與緩沖回路雙單向節流閥出油口連接,四口帶外接口先導插裝平衡閥的出油口與液壓缸的有桿腔連接,四口帶外接口先導插裝平衡閥的先導油口與升降回路連接,四口帶外接口先導插裝平衡閥的外接口與三口插裝平衡閥的先導口連接。
優選地,所述電液方向控制閥為三位四通電液閥,當電液方向控制閥的左位電磁鐵得電后擋板升起,當電液方向控制閥的右位電磁鐵得電后擋板下降。
優選地,所述電液方向控制閥為內控外泄式方向閥,其設置有可以直接監測控制閥芯切換位置的感應式行程開關,該方向閥中位為Y型。
優選地,所述液壓鎖為保持兩個工作油口無泄露封閉的疊加式液控單向閥;所述雙單向節流閥為疊加式雙路單向節流閥。
優選地,所述三口插裝平衡閥為先導油液輔助開啟可調節閥;所述四口帶外接口先導插裝平衡閥為在標準的無外控口平衡閥中設置泄油口;所述單向閥為管式單向閥。
優選地,所述三口插裝平衡閥的閥口調節是負載壓力和先導壓力雙重調節。
本實用新型相較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勢:
(1)升降擋板采用液壓緩沖回路控制,實現平穩緩沖,減少沖擊,減少設備損耗,降低維護成本;
(2)平衡閥的閥口調節是負載壓力和先導壓力雙重作用結果,形成一個“反比先導壓力比”,輕負載要求的開啟先導壓力比重負載的要大,提高了穩定性和運動控制;
(3)升降擋板下降時,液壓回路能實現差動供油,保證快速穩定實現擋板下降;
(4)總體運行可靠,制造、安裝以及維修均很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液壓緩沖升降擋板裝置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液壓控制回路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示例性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描述。然而應當理解,在沒有進一步敘述的情況下,一個實施方式中的元件、結構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結合到其他實施方式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東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東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1361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