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頭頂立式削面機器人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91330.3 | 申請日: | 2013-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236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郭燕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燕龍 | 
| 主分類號: | A21C11/00 | 分類號: | A21C11/00;B25J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75100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頭頂 立式 削面 機器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頭頂立式削面機器人。?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提供的能用于削面的機器主要有削面機和削面機器人。本人已申請一項專利(專利號201120071426.8)對于削面機,由于采用盤式螺旋推進方式,不能真正模仿真人削面,目前已基本退出市場。削面機器人,該技術能模仿人工削面,也能加裝刀具削二、三根面,但對于削多根面來說,缺點之處很多。?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削面速度快,削面均勻,定位準確,可任意安裝單刀、雙刀或多刀,并具有削面寬窄、快慢、薄厚可任意無極調速的功能。?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頭頂立式削面機器人,其包括左手臂裝置、右手臂裝置、間歇運動裝置、和供面機構,其中左、右手臂裝置安裝在底架的左右兩端,所述的左手臂裝置由擺臂和推臂桿構成,所述的擺臂下方靠近端部處與底架活動連接,擺臂的下端與推臂桿鉸接,所述的推臂桿的另一端通過曲軸連桿與電機相互連接;所述的擺臂的上端安裝有削面刀具;所述的右手臂裝置與左手臂裝置的結構相同。?
前述的頭頂立式削面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面機構安裝在左、右手臂裝置之間;所述的供面機構包括托面架、連接支架、絲桿、減速電機、面板底架,所述的連接支架與托面架垂直固定,連接支架與絲桿連接,所述的減速電機與絲桿連接,并控制絲桿的旋轉速度,通過控制絲桿的旋轉速度來實現?控制托面板的舉升高度;所述的面板底架置于托面架上,其上下兩端設置有滑道,滑道安裝有滑塊;所述的面板底架的中部從右至左順次連接有面板電機、連軸器和絲桿,該套機構控制面板的左右位移。?
托面板底架在電機帶動下,通過連軸器,絲桿及羅母,采用螺旋推動方式推動托面板做左右運動,運動范圍與安裝刀片數量及面板寬度有關,如面板寬帶30cm,安裝一把刀,運動范圍即30cm,如安裝三把刀運動范圍為10cm以此類推。?
手臂部分:削面手臂在電機帶動下,通過飛輪、關節軸承、曲軸連桿,將飛輪的圓周運動轉化為削面手臂的前后循環往復運動。手臂上可安裝單刀或多刀,在托面板左右移動的配合下,將面均勻地削出,并且每根的長度一致,定位準確,面片的形狀、寬窄,由刀片及托面板移動速度控制無極可調,面片厚度由托面板上升高度控制無極調速;實現了左右手臂交替削面的過程。每削完一層面,面板要上升一層面的位置,左右采用同一時間繼電器控制,能確保每層面片的厚度由羅母移動距離決定,無極調速。?
本實用新型削面手臂采用圍繞下支點做前后運動,相當于削面工頭頂削面,采用單手或左右手削面,能大大提高削面速度,減小機器左右尺寸,對于一些廚房面積小的面館非常適用。雙手削面由于采用左右手前后配合削面,更能增加可觀賞性,更加符合機械運動平衡原理,抵消慣性;大大提高機器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供面機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其顯示了頭頂立式削面機器人,其包?括左手臂裝置、右手臂裝置、間歇運動裝置、和供面機構,其中左、右手臂裝置安裝在底架1的左右兩端,所述的左手臂裝置由擺臂2和推臂桿3構成,所述的擺臂2下方靠近端部處與底架1活動連接,擺臂2的下端與推臂桿3鉸接,所述的推臂桿3的另一端通過曲軸連桿與電機4相互連接;所述的擺臂2的上端安裝有削面刀具5;所述的右手臂裝置與左手臂裝置的結構相同。?
前述的頭頂立式削面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面機構安裝在左、右手臂裝置之間;所述的供面機構包括托面架7、連接支架8、絲桿9、減速電機10、面板底架11,所述的連接支架8與托面架7垂直固定,連接支架8與絲桿9連接,所述的減速電機10與絲桿9連接,并控制絲桿9的旋轉速度,通過控制絲桿的旋轉速度來實現控制托面板的舉升高度;所述的面板底架置于托面架7上,其上下兩端設置有滑道12,滑道安裝有滑塊13;所述的面板底架11的中部從右至左順次連接有面板電機14、連軸器15和絲桿,該套機構控制面板的左右位移。?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燕龍,未經郭燕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9133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金剛石超薄切割片及其制作工藝
- 下一篇:礦用電纜掛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