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漿料脫泡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75309.4 | 申請日: | 2013-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253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祥領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基泰智能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19/02 | 分類號: | B01D19/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漿料 脫泡 機構 | ||
1.一種漿料脫泡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脫泡罐(1)及設置在所述脫泡罐(1)內、用于刮下所述脫泡罐(1)內側壁上的漿料的刮板(3),所述脫泡罐(1)上豎直插裝有自轉軸(2),所述自轉軸(2)內設置有漿料通道,所述漿料通道與所述脫泡罐(1)的進料管道(7)相通;
所述刮板(3)一端固定套裝在所述自轉軸(2)上,所述刮板(3)另一端沿所述脫泡罐(1)的徑向方向朝所述脫泡罐(1)的內側壁延伸;所述刮板(3)內設置有出料縫隙(301),所述出料縫隙(301)與所述漿料通道相通;漿料從所述漿料通道經由所述出料縫隙(301)進入所述脫泡罐(1)并涂覆于所述脫泡罐(1)的內側壁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漿料脫泡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3)包括第一板(302)與第二板(303),所述第一板(302)與第二板(303)的一端相互連接且與所述自轉軸(2)固定,所述第一板(302)與第二板(303)的另一端相互分離形成所述出料縫隙(301),所述出料縫隙(301)在遠離所述進料通道(7)的一端閉合,所述出料縫隙(301)在靠近所述脫泡罐(1)的內側壁的一端形成有出口(304),所述第一板(302)沿所述脫泡罐(1)徑向方向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板(303)。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漿料脫泡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泡罐(1)包括用于漿料脫泡的內罐(101)和套設于所述內罐(101)之外的外罐(102);所述內罐(101)與所述外罐(102)之間形成有用于容置控溫水的內腔(103)。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漿料脫泡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泡罐(1)包括相互拼接固定在一起的上罐體(104)與下罐體(105),所述上罐體(104)與下罐體(105)的拼接處分別沿周向設置連接部(106),所述連接部(106)將所述內腔(103)分隔成上腔體與下腔體;
所述漿料脫泡機構還包括用于連通所述上腔體與下腔體的連通管道(109)。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漿料脫泡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泡罐(1)在所述外罐(102)上分別開設有進水口(107)與出水口(108),所述進水口(107)與出水口(108)分別設置有用于檢測水流溫度的溫控探頭,所述溫控探頭分別與所述控溫水的流量調節裝置電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漿料脫泡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口(107)設置在所述上罐體(104)的外壁上,所述出水口(108)設置在所述下罐體(105)的外壁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漿料脫泡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泡罐上設置真空口(110),所述真空口(110)與真空發生裝置相連。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漿料脫泡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轉軸(2)遠離所述進料管道(7)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攪拌板(5),所述攪拌板(5)上開設有供漿料通過的通孔(501)。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漿料脫泡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轉軸(2)上還固定套裝有濾網(4),所述濾網(4)設置在所述刮板(3)與所述攪拌板(5)之間。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漿料脫泡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轉軸(2)上套裝有軸套(6),所述軸套(6)設置于所述脫泡罐(1)外,所述軸套(6)內設置有軸套空腔(601),所述軸套空腔(601)分別與所述漿料通道與進料管道(7)相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基泰智能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基泰智能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7530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熱毯六檔溫度控制開關
- 下一篇:一種多飛行器吊裝協調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