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動汽車驅動電機用脹緊套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64808.6 | 申請日: | 2013-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989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任雄安;王海濤;田維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方電氣集團東風電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7/10 | 分類號: | H02K7/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4802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汽車 驅動 電機 用脹緊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部件安裝中使用的新型脹緊裝置領域,特別是電動汽車驅動電機用脹緊套。
背景技術
目前電動汽車驅動電機一般采用花鍵或平鍵、錐度與軸套法蘭連接結構進行動力輸出。花鍵加工精度要求高,齒部需后序進行熱處理,內花鍵加工和熱處理更困難,且內外花鍵連接裝配后存在一定間隙,由于汽車在實際運行中處于循環變負載工況,電機起動頻繁、所受沖擊力矩較大,因此花鍵易磨損。對于平鍵、錐度帶鍵槽結構(特別是雙鍵槽結構),既要保證軸伸與軸套的錐度接觸面積又要控制鍵槽的對稱度,加工難度大,加工質量不易保證,不適合批量產品的生產、總成。
脹緊套是一種新型的用于軸轂連結的無鍵傳動部件,其原理是通過高強度拉力螺栓的軸向壓力作用,使內環與軸、外環與輪轂的結合面形成過盈脹緊,依靠結合面產生的壓力和摩擦力來實現轉矩或軸向力或二者復合作用力的傳遞。它與花鍵或有鍵連接結構相比,對軸和孔的加工工序較簡單,精度相對要求不高,連接可靠,定心性好,裝拆或調整方便且互換性良好,沒有應力集中,承載能力高,傳遞扭矩大,可避免轉軸因鍵槽等原因而削弱強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拆裝方便、定心精度良好、安全可靠和具有良好的互換性的電動汽車驅動電機用脹緊套,為產品的工業化批量應用提供了有力保證。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電動汽車驅動電機用脹緊套,它包括聯軸器、法蘭盤和電機軸套,法蘭盤固定在聯軸器的端部,電機軸套與法蘭盤通過多顆鎖定螺栓固定相連,聯軸器、法蘭盤和電機軸套同軸設置,它還包括脹緊套結構,所述的脹緊套結構由內脹圈、外脹圈、左錐形環、右錐形環和螺釘組成,內脹圈套裝在聯軸器上,左錐形環和右錐形環分別與內脹圈的兩個坡面配合,外脹圈套裝在法蘭盤的內部,外脹圈的兩個坡面分別與左錐形環和右錐形環配合,左錐形環和右錐形環內部與螺釘通過螺紋配合連接。
所述的鎖定螺栓與電機軸套的通孔之間還設置有絕緣套筒,且電機軸套的端面與鎖定螺栓的端面之間還設置有絕緣墊片。
所述的內脹圈、外脹圈、左錐形環和右錐形環均由橡膠制成。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脹緊套完全可應用于電動汽車驅動電機的動力傳遞,其制造和安裝簡單、定心精度好,有良好的互換性,且安裝、拆卸方便。它不僅可省去花鍵、平鍵和錐套等結構,大大簡化了電機輸出接口結構型式,削除應力集中,避免軸伸因花鍵或槽等原因而削弱強度,降低了風險,提高了安全性。同時還可降低主軸和軸套等結構的材料和加工制作成本,為產品的工業化批量應用提供了有力保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聯軸器,2-脹緊套結構,3-法蘭盤,4-絕緣套筒,5-絕緣墊片,6-鎖定螺栓,7-電機軸套,8-內脹圈,9-外脹圈,10-左錐形環,11-右錐形環,12-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和圖2所示,電動汽車驅動電機用脹緊套,它包括聯軸器1、法蘭盤3和電機軸套7,法蘭盤3固定在聯軸器1的端部,電機軸套7與法蘭盤3通過多顆鎖定螺栓6固定相連,聯軸器1、法蘭盤3和電機軸套7同軸設置,它還包括脹緊套結構2,所述的脹緊套結構2由內脹圈8、外脹圈9、左錐形環10、右錐形環11和螺釘12組成,內脹圈8套裝在聯軸器1上,左錐形環10和右錐形環11分別與內脹圈8的兩個坡面配合,外脹圈9套裝在法蘭盤3的內部,外脹圈9的兩個坡面分別與左錐形環10和右錐形環11配合,左錐形環10和右錐形環11內部與螺釘12通過螺紋配合連接。
所述的鎖定螺栓6與電機軸套7的通孔之間還設置有絕緣套筒4,且電機軸套7的端面與鎖定螺栓6的端面之間還設置有絕緣墊片5。
所述的內脹圈8、外脹圈9、左錐形環10和右錐形環11均由橡膠制成。
為了考核脹緊套的可靠性,在100KW驅動電機進行脹緊套的應用試驗。所選QY42006J電機設計要求額定轉矩為1.005KN·m、峰值轉矩為2.4KN·m,因此確定脹緊套需傳遞的轉矩Tt≥2.4KN·m。根據電機軸伸尺寸以及參數指標,我們選擇Z3-φ65×φ95型脹緊套。
試驗中電機可達到的最大轉矩為2600N·m,電機20次最大轉矩沖擊試驗結果見表1。
表320次最大峰值轉矩沖擊試驗結果
在型式試驗及20次最大轉矩沖擊試驗過程中,電機運行正常,無任何異常現象發生。試驗后對脹緊套試驗工裝進行檢查,半聯軸器與法蘭盤上所劃十字線未發生相對位移。由于試驗電機及試驗設備的限制,試驗所施加的轉矩尚未達到脹緊套額定扭矩值,故說明該脹緊套的脹緊連接完全可靠,能夠滿足電機轉矩傳遞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方電氣集團東風電機有限公司,未經東方電氣集團東風電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648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