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礦用自卸車進氣管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60737.2 | 申請日: | 2013-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529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鄒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電力機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35/104 | 分類號: | F02M35/1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中浚雄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劉各慧 |
| 地址: | 51085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卸車 氣管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用自卸車進氣管系統。
背景技術
柴油機在工作時需要潔凈的空氣輸入,空氣輸入的過程是先經空濾器,然后經進氣管進入到柴油機內。如在申請號為201120274131.0授權公告日為2012.4.25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大型礦用自卸車進排氣裝置總成,其包括空濾器、進氣管、柴油機及排氣管,進氣管相對于柴油機是非對稱分布,其缺陷是:占用的空間大,進氣阻力不同,柴油機各缸進氣不均勻,柴油機的功率低、燃燒不均勻,油耗高,從而縮短了柴油機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礦用自卸車進氣管系統,利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能節省空間,可提高柴油機的功率,提高柴油機的使用壽命。
為達到上述目的,一種礦用自卸車進氣管系統,包括柴油機及進氣管;進氣管相對于柴油機對稱布置。
作為改進,進氣管包括進氣管體,在進氣管體的一端連接有分流管,分流管上設有二個以上的出氣口,出氣口上連接有變徑管,在變徑管上連接有進氣管接頭。
作為具體化,所述的進氣管接頭包括彎管、橡膠彎管接頭及第一卡箍,橡膠彎管接頭通過第一卡箍連接在彎管上。采用第一卡箍連接彎管和橡膠彎管接頭,安裝和拆卸都方便,而且橡膠彎管接頭為柔性的,因此,對安裝的位置精度低。
作為改進,在進氣管體上設有兩個進氣口,進氣口上連接有通過第二卡箍固定的軟接頭。
作為改進,進氣管體包括第一進氣管體和第二進氣管體,第二進氣管體相對于第一進氣管體彎折,且彎折角為140-160度。所述的第一進氣管體和第二進氣管體采用彎折結構。
作為改進,進氣管體與分流管的管徑比為:1-1.1:1;變徑管大端與小端管徑比為:1.9-2: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進氣管是對稱布置,因此,兩根進氣管的進氣阻力相同,柴油機各缸進氣均勻,柴油機的功率低、燃燒均勻,油耗低,延長了柴油機的使用壽命,且能節省空間的占用。由于設置了分流管,并在分流管上設置了多個出氣口,出氣口通過進氣管接頭連接到柴油機上,這樣,就可以向柴油機的多個部位進行輸氣,而且當空氣經分流管和進氣管接頭后,空氣壓力會發生變化,便于柴油機內燃油的燃燒。采用第一卡箍連接彎管和橡膠彎管接頭,安裝和拆卸都方便,而且橡膠彎管接頭為柔性的,因此,對安裝的位置精度低。由于進氣管體彎折設置,因此,使進氣管體產生一避讓位,便于安裝其他的部件。
附圖說明
圖1為礦用自卸車進氣管系統總成。
圖2為礦用自卸車進氣管的主視圖。
圖3為礦用自卸車進氣管的右視圖。
圖4為礦用自卸車進氣管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礦用自卸車進氣管系統總成包括空濾器100、進氣管101及柴油機102??諝饨浛諡V器100過濾后通過礦用自卸車進氣管101輸入到柴油機102內。所述的進氣管相對于柴油機對稱設置。以節省空間的占用,并使兩根進氣管的進氣阻力相同,柴油機各缸進氣均勻,柴油機的功率低、燃燒均勻,油耗低,延長了柴油機的使用壽命。
如圖2至圖4所示,礦用自卸車進氣管包括進氣管體1、軟接頭2、分流管3、變徑管4、進氣管接頭5。
進氣管體1包括第一進氣管體11及第二進氣管體12,第二進氣管體12相對于第一進氣管體11彎折,以便于形成避空位,且第二進氣管體12與第一進氣管體11中心線夾角為140-160度。
在第一進氣管體11上設有兩個進氣口111,在進氣口111上通過第二卡箍6連接有軟接頭2,以方便與空濾器連接。
分流管3連接在第二進氣管體12的尾端,分流管3向兩側分別設有出氣口,所述進氣管體與分流管的管徑比為:1-1.1:1。
變徑管4連接在出氣口處,變徑管大端與小端管徑比為:1.9-2:1。
所述的進氣管接頭5包括彎管51、橡膠彎管接頭52及第一卡箍53,橡膠彎管接頭52通過第一卡箍52連接在彎管51上。
在本實用新型中,由于設置了分流管3,并在分流管3上設置了兩個出氣口,出氣口通過進氣管接頭連接到柴油機上,這樣,就可以向柴油機的多個部位進行輸氣,而且當空氣經分流管和進氣管接頭后,空氣壓力會發生變化,便于柴油機內燃油的燃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未經廣州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6073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