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軌道內側自動噴油潤滑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55433.7 | 申請日: | 2013-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816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齊向東;孟志剛;楊偉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融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K3/00 | 分類號: | B61K3/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 地址: | 030024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 內側 自動 潤滑 裝置 | ||
1.?一種軌道內側自動噴油潤滑裝置,其結構特征是在鐵路軌道的彎道和道岔處,在軌道(7)的內側緊貼軌道(7)內緣處安裝一個壓油裝置(3),該壓油裝置(3)通過進油管(2)與安裝在路基上的油箱(1)相連,同時還通過出油管(4)與安裝在軌道(7)內側的多個噴油嘴(5)相連接;所述的壓油裝置(3)的構造是固定安裝在軌道內側地基上的箱體狀的支承板(301)上面左端通過壓板銷軸(303)與一弧面狀的安裝在軌道內側的壓板(302)相鉸接,壓板(302)上表面低于軌道(7)上表面10毫米,壓板(302)的下面中間處與壓油油缸(304)的頂端相抵觸,壓板(302)的右端下面通過上銷軸(306)與減振緩沖器(305)頂端相鉸接,減振緩沖器(305)的底端通過下銷軸(307)與支承板(301)相鉸接;所述的壓油油缸(304)的構造是壓油油缸(304)安裝在支承板(301)上面,其頂端觸頭(304-1)與壓板(302)下面的弧面凹坑相抵觸,觸頭(304-1)下端與橡膠墊(304-8)相抵觸、均安裝在限位罩(304-2)內,橡膠墊(304-8)底部與活塞桿(304-9)頂端相抵觸,活塞桿(304-9)底端套裝有緩沖下彈簧(304-13)均安裝在壓油缸下腔(304-14)內,活塞桿(304-9)與壓油缸下腔(304-14)為滑動配合,其滑動接觸面間分別安裝有防塵圈(304-11)和油封圈(304-12),在壓油缸體(304-3)的橫向端面上制有與進油管(20)相連通的進油口(304-4)和與出油管(4)相連通的出油口(304-6)以及平堵(304-5),進油口(304-4)內安裝有只進油不能出油的進油單向閥(304-18),單向閥(304-18)的另一端通過橫向油道(304-15)與壓油缸下腔(304-14)連通,出油口(304-6)內安裝有只能出油不能進油的出油單向閥(304-20),出油單向閥(304-20)的另一端通過豎油道(304-16)和橫向油道(304-15)與壓油缸下腔相連通,平堵(304-5)內安裝有可調節油流量的阻尼孔(304-19),阻尼孔(304-19)橫向與豎油道(304-16)相通,豎向與進油口(304-4)相通;所述減振緩沖器(305)的構造是減振活塞桿(305-1)上端通過鉸接孔(305-13)與壓板(302)相鉸接,下端通過下鉸接孔(305-14)與支承板(301)鉸接,減振活塞(305-1)下端中心孔內安裝有只排泄油,不能逆向進油的單向閥(305-7),下端中心孔底部開有泄油孔(305-6)與緩沖器上腔(305-5)連通,減振活塞桿(305-1)通過防塵圈(305-12)和油封(305-11)安裝在緩沖器缸座(305-10)的腔內,其底端與緩沖彈簧(305-8)相抵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融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太原融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55433.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剪刀叉式前后進AGV驅動單元
- 下一篇:鋼纖維增強的復合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