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能源車輛剎車真空助力器用電子真空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82028.7 | 申請日: | 2013-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625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余芝;全亞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東南電器電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C25/02 | 分類號: | F04C25/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孫培英 |
| 地址: | 21300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能源 車輛 剎車 真空 助力 器用 電子 真空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真空泵,具體涉及一種新能源車輛剎車真空助力器用電子真空泵。
背景技術
國內現有的汽柴油機車輛上使用的真空泵分為兩種,一種為機械式真空泵,依靠發動機來提供動力,這類真空泵國內目前有一些廠家生產,已經逐漸趨于成熟;另一種為電子真空泵,依靠自帶電機提供動力,這類真空泵目前國內汽車廠商基本都是采用進口,特別是進口德國產品;而國內雖有科研院所和汽車廠商零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從目前市場反饋情況來看,尚沒有成熟的產品,更沒有實現量產、大規模銷售的國內產品。
隨著國家重點推進新能源車輛的研發,鼓勵新能源車輛的發展,我公司發現將現有國內的電子真空泵應用到新能源車輛上后,存在一系列問題,如動力不夠、抽真空速度太慢、使用壽命短等問題,即現有產品無法提供良好的性能,某些技術指標無法滿足新能源車輛發展的需要。目前德國已經開發出了專門用于新能源車輛的專業電子真空泵,各項性能指標在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我國汽車廠商在開發新能源車輛時,基本只能選擇國外進口產品,國內尚沒有成熟的替代品。
中國專利文獻CN?101603536?B(申請號?200910100508.8)公開了一種汽車用電動真空泵,包括電機總成、殼體、定子組件、轉子和壓蓋,所述殼體上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定子組件和電機總成輸出軸形成徑向偏心,所述轉子上滑動連接有葉片,所述電機總成驅動葉片在定子組件內轉動,所述殼體與壓蓋形成一密封緩沖腔,空氣通過進氣口進入密封緩沖腔并從出氣口排出;所述定子組件依次包括定子座、定子和定子蓋,所述定子座上設有與殼體進氣口相通的進氣槽,所述定子蓋上設有與密封緩沖腔、殼體出氣口相通的出氣槽,所述定子軸向寬度與葉片對應,所述進氣槽呈弧形,所述弧形進氣槽與轉子的弧形對應并設在轉子外圓周處,所述出氣槽呈弧形,所述弧形出氣槽與轉子的弧形對應并設置在轉子的外圓周處。
上述真空泵用在汽油車上,發動機提供的真空吸力不能滿足汽車剎車,使用上述真空泵只能起到輔助真空作用;將它用在新能源電動汽車上時,由于電動汽車完全依靠真空泵提供真空,上述真空泵達不到電動汽車剎車工作的要求。
另外,中國專利文獻CN?102878080?A(申請號?201210427352.6)公開了一種電動真空泵,包括電機和泵體,所述泵體包括沿中心線依次套裝在電機輸出軸上的端蓋、底板、接頭和轉子,所述轉子剖面為圓形,其外套有定子,所述定子內壁剖面為橢圓形或近橢圓形,沿所述轉子的圓周面上均勻開有多個葉片槽,葉片的一端插入葉片槽中,另一端與定子內壁接觸,蓋板封閉覆蓋在定子表面上,所述外殼套裝在端蓋上;所述定子、轉子、底板及蓋板之間形成的空腔被多個葉片分隔成多個不同體積的泵室,所述端蓋上設進氣口和排氣口,進氣口與端蓋內的氣體緩沖室連通,所述氣體緩沖室經底板上的進氣開槽與空腔連通,所述空腔經蓋板上的排氣開槽與端蓋和外殼之間形成的封密區連通,所述封密區與端蓋上的排氣口連通。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進氣阻力小、抽真空效率高的適合新能源電動汽車用的剎車真空助力器用電子真空泵。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能源車輛剎車真空助力器用電子真空泵,包括電機總成、支撐基座、泵室下蓋、驅動套、泵轉子、葉片、泵室、泵室上蓋、泵體蓋和固定銷;泵室下蓋、驅動套和泵轉子與電機總成的輸出軸同軸線設置;泵室下蓋設置在泵室的下方,泵室上蓋置在泵室的上方,泵室下蓋包括進氣槽、導流槽、安裝孔、定位缺口和軸孔,泵室下蓋的兩側各設有一組相連通的進氣槽和導流槽;進氣槽為上下貫通的通槽,導流槽為上下不貫通的盲槽,導流槽的開口朝向泵室。
泵室包括內腔、進氣通孔、安裝孔和定位缺口;進氣通孔設置在泵室的兩側。
泵室上蓋包括進氣槽、出氣槽、排氣口、安裝孔和定位缺口;泵室上蓋的左右兩側各設一組相連通的進氣槽和出氣槽,進氣槽和出氣槽均為上下不貫通的盲槽,進氣槽和出氣槽的開口朝向泵室;進氣槽的形狀、大小與泵室下蓋的進氣槽相同;出氣槽的形狀、大小與泵室下蓋的導流槽相同。
所述泵室下蓋的進氣槽與支撐基座的儲氣腔相通,泵室上蓋的排氣口與泵體蓋的內腔相通。
泵室下蓋的進氣槽設置在泵室的進氣通孔所在部位的下方,不與泵室的內腔相通;泵室上蓋的進氣槽設置在泵室的進氣通孔所在部位的上方,不與泵室的內腔相通。
泵室下蓋的左側進氣槽、泵室的左側進氣通孔以及泵室上蓋的左側進氣槽相連通,形成一道氣體通路;同樣的,泵室下蓋的右側進氣槽、泵室的右側進氣通孔以及泵室上蓋的右側進氣槽相連通,也形成一道氣體通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東南電器電機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市東南電器電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8202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半自動曝光機上的菲林結構
- 下一篇:電動汽車用一體化氣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