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軟件細分的兩相四線步進電機驅(qū)動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345034.5 | 申請日: | 2013-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525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明煜;臧傳強;曾毓;黃繼業(yè);李蕓;吳占雄;何志偉;申宗枝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P8/14 | 分類號: | H02P8/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軍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軟件 細分 兩相 步進 電機 驅(qū)動器 | ||
1.?基于軟件細分的兩相四線步進電機驅(qū)動器,包括光耦隔離電路模塊、半橋驅(qū)動電路模塊、MOS管電路模塊;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橋驅(qū)動電路模塊包括A相半橋驅(qū)動電路模塊和B相半橋驅(qū)動電路模塊;所述的A相半橋驅(qū)動電路模塊包括A+相半橋驅(qū)動電路和A-相半橋驅(qū)動電路;B相半橋驅(qū)動電路模塊包括B+相半橋驅(qū)動電路和B-相半橋驅(qū)動電路;
MOS管電路模塊包括A相MOS管電路模塊和用于B相MOS管電路模塊;
所述的光耦隔離電路模塊,包括十二個電阻,兩個光耦;
第一光耦U1的管腳2、管腳3分別與控制電路模塊的兩個定時器信號輸出端口連接,第二光耦U2的管腳2、管腳3分別與控制電路模塊的另外兩個定時器信號輸出端口連接,第一光耦U1的管腳1與第二十五分壓電阻R25一端連接,第二十五分壓電阻R25的另一端分別與3.3V模擬電源、第二十八分壓電阻R28的一端、第二十六分壓電阻R26的一端、第二十七分壓電阻R27的一端連接,第二十八分壓電阻R28的另一端與第二光耦U2的管腳4連接;第一光耦U1的管腳4與第二十六分壓電阻R26的另一端連接,第二十七分壓電阻R27的另一端與第二光耦U2的管腳1連接;第一光耦U1的管腳7與第二十一分壓電阻R21和第十七分壓電阻R17的一端連接,第二十一分壓電阻R21的另一端與第二十二分壓電阻R22的一端、第二十三分壓電阻R23的一端、第二十四分壓電阻R24的一端、第一光耦U1的管腳8、第二光耦U2的管腳8連接并接12V模擬電源,;所述第一光耦U1的管腳6與第二十二分壓電阻R22的另一端、第十八分壓電阻R18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光耦U2的管腳7與第二十三分壓電阻R23的另一端、第十九分壓電阻R19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光耦U2的管腳6與第二十四分壓電阻R24的另一端、第二十分壓電阻R20的一端連接,第一光耦U1的管腳5、第二光耦U2的管腳5連接并接地;第十七分壓電阻R17的另一端作為A+相半橋驅(qū)動電路的輸入信號端;第十八分壓電阻R18的另一端作為A-相半橋驅(qū)動電路的輸入信號端;第十九分壓電阻R19的另一端作為B-相半橋驅(qū)動電路的輸入信號端;第二十分壓電阻R20的另一端作為B-相半橋驅(qū)動電路的輸入信號端;
?????A+相半橋驅(qū)動電路包括四個電阻、兩個電容、一個二極管和一個驅(qū)動芯片,第一驅(qū)動芯片U3的管腳1分別與第一濾波電容C1正極、第一二極管D1陽極連接并接12V模擬電源,第一濾波電容C1負極和第一驅(qū)動芯片U3的管腳4連接并接地,第一二極管D1陰極與第一驅(qū)動芯片U3的管腳8、第一自舉電容C2正極連接,第一自舉電容C2負極與第一驅(qū)動芯片U3的管腳6、第三限流電阻R3的一端連接,第一驅(qū)動芯片U3的管腳2和管腳3連接并作為A+的輸入信號端,第一驅(qū)動芯片U3的管腳7與第一限流電阻R1的一端連接,第一限流電阻R1的另一端第三限流電阻R3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驅(qū)動芯片U3的管腳5與第二限流電阻R2的一端連接,第二限流電阻R2的另一端與第四限流電阻R4的一端連接;
?????A+相半橋驅(qū)動電路包括四個電阻、兩個電容、一個二極管和一個驅(qū)動芯片,第一驅(qū)動芯片U3的管腳1分別與第一濾波電容C1正極、第一二極管D1陽極連接并接12V模擬電源,第一濾波電容C1負極和第一驅(qū)動芯片U3的管腳4連接并接地,第一二極管D1陰極與第一驅(qū)動芯片U3的管腳8、第一自舉電容C2正極連接,第一自舉電容C2負極與第一驅(qū)動芯片U3的管腳6、第三限流電阻R3的一端連接,第一驅(qū)動芯片U3的管腳2和管腳3連接并作為A+的輸入信號端,第一驅(qū)動芯片U3的管腳7與第一限流電阻R1的一端連接,第一限流電阻R1的另一端第三限流電阻R3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驅(qū)動芯片U3的管腳5與第二限流電阻R2的一端連接,第二限流電阻R2的另一端與第四限流電阻R4的一端連接;
?????A-相半橋驅(qū)動電路包括四個電阻、兩個電容、一個二極管和一個驅(qū)動芯片,第二驅(qū)動芯片U4的管腳1分別與第二濾波電容C4正極、第二二極管D2的陽極連接并接12V模擬電源,第二濾波電容C4負極和第二驅(qū)動芯片U4的管腳4連接并接地,第二二極管D2陰極與第二驅(qū)動芯片U4的管腳8、第二自舉電容C3正極連接,第二自舉電容C3負極與第二驅(qū)動芯片U4的管腳6、第六限流電阻R6的一端連接,第二驅(qū)動芯片U4的管腳2和管腳3連接并作為A-的輸入信號端,第二驅(qū)動芯片U4的管腳7與第五限流電阻R5的一端連接,第五限流電阻R5的另一端第六限流電阻R6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驅(qū)動芯片U4的管腳5與第七限流電阻R7的一端連接,第七限流電阻R7的另一端與第八限流電阻R8的一端連接;
?????B+相半橋驅(qū)動電路包括四個電阻、兩個電容、一個二極管和一個驅(qū)動芯片,第三驅(qū)動芯片U5的管腳1分別與第三濾波電容C5正極、第三二極管D3陽極連接并接12V模擬電源,第三濾波電容C5負極和第三驅(qū)動芯片U5的管腳4連接并接地,第三二極管D3陰極與第三驅(qū)動芯片U5的管腳8、第三自舉電容C6正極連接,第三自舉電容C6負極與第三驅(qū)動芯片U5的管腳6、第十限流電阻R10的一端連接,第三驅(qū)動芯片U5的管腳2和管腳3連接并作為B+的輸入信號端,第三驅(qū)動芯片U5的管腳7與第九限流電阻R9的一端連接,第九限流電阻R9的另一端第十限流電阻R10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三驅(qū)動芯片U5的管腳5與第十一限流電阻R11的一端連接,第十一限流電阻R11的另一端與第十二限流電阻R12的一端連接;
B?-相半橋驅(qū)動電路包括四個電阻、兩個電容、一個二極管和一個驅(qū)動芯片,第四驅(qū)動芯片U6的管腳1分別與第四濾波電容C8正極、第四二極管D4的陽極連接并接12V模擬電源,第四濾波電容C8負極和第四驅(qū)動芯片U6的管腳4連接并接地,第四二極管D4陰極與第四驅(qū)動芯片U6的管腳8、第四自舉電容C7正極連接,第四自舉電容C7負極與第四驅(qū)動芯片U6的管腳6、第十四限流電阻R14的一端連接,第四驅(qū)動芯片U6的管腳2和管腳3連接并作為B-的輸入信號端,第四驅(qū)動芯片U6的管腳7與第十三限流電阻R13的一端連接,第十三限流電阻R13的另一端第十四限流電阻R14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四驅(qū)動芯片U6的管腳5與第十五限流電阻R15的一端連接,第十五限流電阻R15的另一端與第十六限流電阻R16的一端連接;
A相MOS管電路模塊包括四個MOS管,第一MOS管MOS1的D端與第二MOS管MOS2的D端連接并接24V模擬電源,第一MOS管MOS1的G端與???A+相半橋驅(qū)動電路中的第一限流電阻R1的另一端、第三限流電阻R3的另一端連接,第一MOS管MOS1的S端與第三MOS管MOS3的D端連接并與A+相半橋驅(qū)動電路中第一驅(qū)動芯片U3管腳6、第一自舉電容C2的負極、第三限流電阻R3的一端連接并作為兩相四線步進電機的Motor_A+的信號輸入端,第三MOS管MOS3的S端與第四MOS管MOS4的S端、A+相半橋驅(qū)動電路中第四限流電阻R4的另一端、A-相半橋驅(qū)動電路中第八限流電阻的另一端連接并接地,第三MOS管MOS3的G端與A+相半橋驅(qū)動電路中的第二限流電阻R2的另一端、第四限流電阻R4的一端連接,第二MOS管MOS2的G端與A-相半橋驅(qū)動電路中第五限流電阻R5的另一端、第六限流電阻R6的另一端連接,第二MOS管MOS2的S端與第四MOS管MOS4的D端、A-相半橋驅(qū)動電路中第六限流電阻R6的一端、第二驅(qū)動芯片U4的管腳6連接并作為兩相四線步進電機的Motor_A-的信號輸入端;第四MOS管MOS4的G端與A-相半橋驅(qū)動電路中第七限流電阻R7的另一端、第八限流電阻R8的一端連接;
B相MOS管電路模塊包括四個MOS管,第五MOS管MOS5的D端與第六MOS管MOS6的D端連接并接24V模擬電源,第五MOS管MOS5的G端與???B+相半橋驅(qū)動電路中的第九限流電阻R9的另一端、第十限流電阻R10的另一端連接,第五MOS管MOS5的S端與第七MOS管MOS7的D端連接并與B+相半橋驅(qū)動電路中第三驅(qū)動芯片U5管腳6、第三自舉電容C6的負極、第十限流電阻R10的一端連接并作為兩相四線步進電機的Motor_B+的信號輸入端,第七MOS管MOS7的S端與第八MOS管MOS8的S端、B+相半橋驅(qū)動電路中第十二限流電阻R12的另一端、B-相半橋驅(qū)動電路中第十六限流電阻R16的另一端連接并接地,第七MOS管MOS7的G端與B+相半橋驅(qū)動電路中的第十一限流電阻R11的另一端、第十二限流電阻R12的一端連接,第六MOS管MOS6的G端與B-相半橋驅(qū)動電路中第十三限流電阻R13的另一端、第十四限流電阻R14的另一端連接,第六MOS管MOS6的S端與第八MOS管MOS8的D端、B-相半橋驅(qū)動電路中第十四限流電阻R14的一端、第四驅(qū)動芯片U6的管腳6連接并作為兩相四線步進電機的Motor_B-的信號輸入端;第八MOS管MOS8的G端與B-相半橋驅(qū)動電路中第十五限流電阻R15的另一端、第十六限流電阻R16的一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jīng)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4503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驅(qū)除豬寄生蟲的藥物
- 下一篇:新型掛扣式扶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