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碰撞緩沖吸能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16967.1 | 申請日: | 2013-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679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許宏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瑞悅車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9/02 | 分類號: | B60R19/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學成 |
| 地址: | 213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碰撞 緩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吸能裝置,特別是一種汽車碰撞緩沖吸能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車身前部大多設有防撞裝置以保護室內成員安全,但是大部分結構比較單一,緩沖吸能效果不理想,在汽車發生碰撞后易造成前艙嚴重變形,門窗被擠壓使得駕駛室內人員無法及時逃出,因此關于碰撞緩沖吸能裝置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緩沖吸能效果好、能將對汽車室內成員的傷害降低到最小的汽車碰撞緩沖吸能裝置。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汽車碰撞緩沖吸能裝置,包括安裝在車身支架上的前縱梁總成,所述前縱梁總成包括左前縱梁與右前縱梁,所述前縱梁總成與車身支架大致平直順延,還包括上支梁總成、上緩沖梁總成、前隔板以及前隔板橫梁,所述上支梁總成包括左上支梁與右上支梁,所述上緩沖梁總成包括左上緩沖梁與右上緩沖梁,所述上支梁總成的前端與上緩沖梁總成連接,所述上支梁總成的后端朝向車身支架延伸且與車身支架固定連接,所述前隔板橫梁的兩端分別與上緩沖梁總成固定連接,所述前隔板與前隔板橫梁固定連接。
所述前隔板上設有真空助力器固定托板。
所述左上支梁上固定安裝左隔熱板,所述右上支梁上固定安裝有右隔熱板,所述左隔熱板位于前隔板與左上支梁之間,所述右隔熱板位于前隔板與右上支梁之間。
所述左上緩沖梁的前端設有左上緩沖梁前蓋板,所述右上緩沖梁的前端設有右上緩沖梁前蓋板,所述左上緩沖梁的上端設有左上緩沖梁上蓋板,所述右上緩沖梁的上端設有右上緩沖梁上蓋板。
所述左前縱梁的前端設有前縱梁左安裝支架,所述右前縱梁的前端設有前縱梁右安裝支架,所述左前縱梁的上部設有左前縱梁上蓋板,所述右前縱梁的上部設有右前縱梁上蓋板。
所述左上支梁的上端設有左上支梁上蓋板,所述右上支梁的上端設有右上支梁上蓋板。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通過前縱梁總成和上緩沖梁總成承受撞擊力,然后上緩沖梁總成將撞擊力傳遞給上支梁總成,最后前縱梁總成以及上支梁總成將撞擊力傳遞給車身,撞擊力在傳遞過程中逐級遞減,從而達到減小對室內成員造成的傷害的目的。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中:1為前隔板,2為真空助力器固定托板,3為前隔板橫梁,4為左上緩沖梁前蓋板,5為左上緩沖梁,6為前縱梁左安裝支架,7為左前縱梁,8為左前縱梁上蓋板,9為右前梁上蓋板,10為右上緩沖梁,11為前縱梁右安裝支架,12為右前縱梁,13左上支梁,14為車身支架,15為右上支梁,16為左上緩沖梁上蓋板,17為右上緩沖梁上蓋板,18為左隔熱板,19為右隔熱板,20為左上支梁上蓋板,21為右上支梁上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和圖2可知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碰撞緩沖吸能裝置包括安裝在車身支架14上的前縱梁總成,所述前縱梁總成包括左前縱梁7與右前縱梁12,所述前縱梁總成與車身支架14大致平直順延,還包括上支梁總成、上緩沖梁總成、前隔板1以及前隔板橫梁3,所述上支梁總成包括左上支梁13與右上支梁15,所述上緩沖梁總成包括左上緩沖梁5與右上緩沖梁10,所述上支梁總成的前端與上緩沖梁總成連接,所述上支梁總成的后端朝向車身支架14延伸且與車身支架14固定連接,所述前隔板橫梁3的兩端分別與上緩沖梁總成固定連接,所述前隔板1與前隔板橫梁固定連接。所述前隔板1上設有真空助力器固定托板2。所述左上支梁13上固定安裝左隔熱板18,所述右上支梁15上固定安裝有右隔熱板19,所述左隔熱板18位于前隔板1與左上支梁13之間,所述右隔熱板19位于前隔板1與右上支梁15之間。所述左上緩沖梁5的前端設有左上緩沖梁前蓋板4,所述右上緩沖梁10的前端設有右上緩沖梁前蓋板15,所述左上緩沖梁5的上端設有左上緩沖梁上蓋板16,所述右上緩沖梁10的上端設有右上緩沖梁上蓋板17。所述左前縱梁7的前端設有前縱梁左安裝支架6,所述右前縱梁12的前端設有前縱梁右安裝支架11,所述左前縱梁7的上部設有左前縱梁上蓋板8,所述右前縱梁12的上部設有右前縱梁上蓋板9。所述左上支梁13的上端設有左上支梁上蓋板20,所述右上支梁15的上端設有右上支梁上蓋板21。
本實用新型通過前縱梁總成和上緩沖梁總成承受撞擊力,其中前縱梁總成吸收部分能量后將剩余能量傳遞到車身支架上,上緩沖梁總成吸收部分能量后將剩余能量傳遞給上支梁總成,傳遞過程中前隔板橫梁吸收部分能量,剩余能量經上支梁總成吸收后傳遞至車身支架,可見撞擊力產生的能量通過上述層層吸收,逐層遞減,達到了減小對室內成員造成的傷害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瑞悅車業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市瑞悅車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1696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MID平板電腦老化架
- 下一篇:電測檢查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