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輛電磁轉向連接機構及相應的車輛電磁轉向系統、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01738.2 | 申請日: | 2013-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060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黃勇;梁延召;楊偉;劉杰;王超強;李紅寬;王軼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5/04 | 分類號: | B62D5/04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科誠專利事務所 13113 | 代理人: | 張紅衛 |
| 地址: | 0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電磁 轉向 連接 機構 相應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轉向連接機構,尤其涉及一種車輛電磁轉向連接機構。同時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具有該車輛電磁轉向連接機構的車輛電磁轉向系統,以及具有上述車輛電磁轉向系統的車輛。
背景技術
隨著車輛越來越多地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汽車的各種性能也倍受人們的重視。其中,汽車的轉向系統作為車輛中重要的系統構件,其性能的好壞直接決定車輛轉向時的安全及車內乘人的感觀。目前汽車的轉向系統大都采用機械轉向,即通過在轉向管的定斷水設置方向盤,轉向管的底端通過其他機械部件連接到車輛的車輪,駕駛員通過扭轉方向盤,帶動轉向管周向旋進而轉驅動車輪轉向,完成對車輛的轉向。
由于上述的車輛轉向系統由各種機械部件連接而成,連接節點較多,因此其故障率也會較大,同時,機械轉向消耗的能源多,緩沖效果差,不僅造成能源的大量消耗,而且在轉向時駕駛員和車內成員的感觀也不是很好。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輛電磁轉向連接機構,通過電磁感應控制車輛的轉向,保證車輛平穩轉向,且轉向時節省能源;本實用新型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提供給一種具有上述車輛電磁連接機構的車輛電磁轉向系統;本實用新型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具有上述車輛電磁轉向系統的車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車輛電磁轉向連接機構,其基于主控單元的控制下包括:
轉向角度電磁連接單元,獲取轉向意圖操作機構的轉向角度;
轉向操作連接單元,與轉向角度電磁連接單元磁力連接,在轉向角度電磁連接單元的磁力驅動下,帶動與其相連的車輛轉向執行機構以轉向角度電磁連接單元獲取的轉向角度轉向。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所述的轉向角度電磁連接單元包括與轉向意圖操作機構同步轉動固連的第一永磁鐵和第一轉向磁鐵;所述轉向操作連接單元包括與車輛轉向執行機構轉動固連的第二永磁鐵和第二轉向磁鐵,第一永磁鐵與第二永磁鐵磁吸附連接。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永磁鐵與第二永磁鐵共中心線設置。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轉向磁鐵均布在第一永磁鐵的兩側,第二轉向磁鐵均布在第二永磁鐵的左右兩側,且位于第一永磁鐵左側的第一轉向磁鐵與位于第二永磁鐵左側的第二轉向磁鐵磁吸附連接,位于第一永磁鐵右側的第一轉向磁鐵與位于第二永磁鐵右側的第二轉向磁鐵磁吸附連接。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車輛電磁轉向系統,包括用于駕駛員直接操作的方向盤、一端與方向盤固連的轉向管柱、以及驅動車輛進行轉向的機械轉向器,所述轉向管柱與機械轉向器之間連接有車輛電磁轉向連接裝置,所述車輛電磁轉向連接裝置為前述的車輛電磁轉向機構的結構。
作為對車輛電磁轉向系統的限定,所述轉向意圖操作機構包括方向盤,一端與方向盤固連的轉向管柱,所述第一永磁鐵、第一轉向磁鐵均與轉向管柱轉向固連;所述車輛轉向執行機構包括驅動車輛車輪轉向的機械轉向器,所述第二永磁鐵、第二轉向磁鐵均與機械轉向器轉向固連。
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帶有電磁轉向系統的車輛,所述的車輛具有前述的車輛電磁轉向系統。
采用如上技術方案,可以達到如下的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車輛電磁轉向連接機構設有通過磁力連接的轉向角度電磁連接單元和轉向操作連接單元,其中轉向角度電磁連接單元能夠獲取車輛轉向系統的轉向意圖,并通過磁力將轉向駕駛員的轉向意圖傳遞給與其相連的轉向操作連接單元,進而驅動車輛轉向執行機構帶動車輛進行轉向,實現了電磁控制車輛轉向,在轉向過程中具有良好的緩沖作用,保證了轉向時乘客乘坐的舒適性,同時避免了機械轉向系統中車輛在轉向時發生異響的情況發生。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任意車輛轉向系統間的連接機構。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轉向角度電磁連接單元;2、轉向操作連接單元;3、轉向意圖操作機構;?4、轉向執行機構;?5、方向盤;6、轉向管柱;7、控制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0173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