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轎車尾箱蓋扭桿彈簧疲勞試驗裝置的角度測量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63092.3 | 申請日: | 2013-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410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明(設計)人: | 胡樹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華德汽車彈簧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5/24 | 分類號: | G01B5/24;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湯喜友 |
| 地址: | 511356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轎車 尾箱蓋扭桿 彈簧 疲勞 試驗裝置 角度 測量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轎車尾箱蓋扭桿彈簧疲勞試驗裝置的角度測量機構。
背景技術
轎車尾箱蓋的扭桿彈簧是保證轎車尾箱蓋能夠按照設計的運行軌跡翻轉的關鍵部件,其安裝在轎車尾箱和尾箱蓋之間,用于在翻轉時對尾箱蓋提供彈性應力,使尾箱蓋能夠按照需要翻轉或扣合。
現階段,扭桿彈簧按照設計要求加工完成后,即送至整車裝配線進行整車的裝配,也就是說,現有的轎車生產廠家在裝配前,僅對外形尺寸進行檢測,未對扭桿彈簧的性能做全面的檢測;由于在加工過程中存在各種不確定的因素,使扭桿彈簧的實際性能通常與設計性能存在差異,也就導致尾箱蓋安裝完成后,不能按照設計要求工作,影響了轎車的性能。
隨著人們對車輛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一些扭桿彈簧的生產廠家及整車生產廠家開始利用疲勞試驗的方式檢測扭桿彈簧的性能,其通常是將扭桿彈簧置于一個與整車裝配要求相同的環境下,不斷的翻轉與扭桿彈簧配裝的尾箱蓋。
參見圖1所示,扭桿彈簧100安裝在鉸鏈板101上,然后由支耳102聯接尾箱蓋103,尾箱蓋103的正常打開過程為,尾箱蓋103從A0關閉狀態經自由彈起段A1、平衡區間A2,直到完全開啟狀態B,其中,在自由彈起段A1的過程中,扭桿彈簧100提供使支耳102向上轉動的彈性應力,在平衡區間A2的任何一個位置,尾箱蓋103均是平衡狀態,即扭桿彈簧100提供的彈性應力與尾箱蓋103及支耳102的重力相等,使尾箱蓋103能夠靜止于平衡區間A2的任何一個位置,在尾箱蓋103轉動到平衡區間A2的上部最大角度位置時,扭桿彈簧100提供一個使支耳102繼續向上轉動的彈性應力,直到尾箱蓋103停留在完全開啟狀態B。在尾箱蓋103關閉時,下壓外力F0直接使尾箱蓋103扣合呈關閉狀態A0。以上為正常尾箱蓋103完成的動作,其能夠正常的完成以上動作完全基于扭桿彈簧100在相應狀態提供相應的彈性應力來實現的。因此,參照以上實際使用的過程,來判斷扭桿彈簧100的性能。
在疲勞試驗過程中,要驗證扭桿彈簧的性能是否能夠達到要求,就需要針對上述的彈起段A1、平衡區間A2轉動末端的角度及完全開啟狀態B的角度進行檢測,現有的方式是利用角度測量儀量取上述角度,或者在尾箱蓋103上吸附一個角度測量器量取尾箱蓋103的翻轉角度,前者的測量方式較為復雜,后者由于在增加了尾箱蓋103的重量,改變了扭桿彈簧實際工作的環境,影響扭桿彈簧性能檢測、校對的準確性。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種轎車尾箱蓋扭桿彈簧疲勞試驗裝置的角度測量機構,其能夠簡化尾箱蓋翻轉角度的檢測過程,并且保證扭桿彈簧疲勞試驗的準確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轎車尾箱蓋扭桿彈簧疲勞試驗裝置的角度測量機構,包括,
安裝座組件,與尾箱蓋連接的支耳鉸接在安裝座組件上;
角度傳感器,該角度傳感器的定子固定在安裝座組件上,其芯軸的轉動軸線與支耳相對于安裝座組件的轉動軸線重合;
擺動連桿,該擺動連桿的上端與角度傳感器的芯軸同步聯接,下端與支耳聯接。
該角度測量機構還包括一連接件,該連接件包括一連桿部以及固定于連桿部一端的一夾持部,連桿部的軸線與角度傳感器芯軸的轉動軸線平行且相互錯開,且連桿部穿接在擺動連桿的下端部,夾持部則夾持固定在支耳上。
安裝座組件包括支撐座,固定在支撐座側面的支撐塊,固定在支撐塊上的連接座以及固定在支撐塊上的連接板,支耳鉸接在連接板上,角度傳感器的定子固定在連接座上,支撐塊上樞接有一連接軸,該連接軸的一端與角度傳感器的芯軸同步聯接,另一端與擺動連桿的上端同步聯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在扭桿彈簧疲勞試驗過程中,可以通過角度傳感器準確的讀取尾箱蓋的翻轉角度,依據實時測得的角度值與扭桿彈簧設計的要求進行比對,實現對扭桿彈簧性能的檢測以及校對,同時,本實用新型在測量尾箱蓋翻轉角度時,不會增加尾箱蓋的重量,提高了其角度測量的精確度。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轎車尾箱蓋使用過程中的狀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角度測量機構的安裝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角度測量機構的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華德汽車彈簧有限公司,未經廣州華德汽車彈簧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6309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