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色彩可控的多芯片組合式LED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59441.4 | 申請日: | 2013-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426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春;石海鋼;徐欣榮;胡旭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杭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58 | 分類號: | H01L33/58;H01L33/60;H01L33/64;H01L33/54;H01L33/48;H01L33/5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張法高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色彩 可控 芯片 組合式 led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LED封裝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基于色彩可控的多芯片組合式LED模塊。
背景技術
目前許多LED器件都使用獨立的紅光、綠光和藍光LED組合來提供所需的色彩,在應用上使用分立的LED封裝存在一些缺點,例如為了符合封裝結構所造成的空間浪費,以及使分離較遠的光源取得有效色彩混合而需要的額外努力。
傳統RGB三色LED的作法是采用封裝各自獨立的結構,并將這些分立的LED封裝安排在印刷電路板形成RGB三色光源的組合,三合一的作法則是把RGB三色LED芯片直接安排在同一封裝內,其中每一個LED芯片都可以獨立控制,提供各種不同的色彩輸出。
三合一封裝解決方案不管是在色彩混合度或空間需求上都有更好的表現,并擁有良好的散熱能力和可靠性,可以為工程應用開發帶來更高的靈活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色彩可控的多芯片組合式LED模塊。
??一種基于色彩可控的多芯片組合式LED模塊,包括LED模塊支架、負極散熱片、藍光LED芯片、紅光LED芯片、綠光LED芯片、正極散熱片、腔體;LED模塊支架的上部設有腔體,底部設有多個正極散熱片和負極散熱片,一一對應,所述的藍光LED芯片、紅光LED芯片、綠光LED芯片安裝在正極散熱片上,呈一直線分布并位于LED模塊支架的中間,其中紅光LED芯片位于藍光LED芯片和綠光LED芯片之間。
??所述的藍光LED芯片、紅光LED芯片、綠光LED芯片呈一直線分布并位于LED模塊支架的中間。
??所述的紅光LED芯片位于藍光LED芯片和綠光LED芯片之間。
??所述的正極散熱片和負極散熱片通過金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實現了高光效、多色彩,組合式LED模塊,不用熒光粉,通過紅綠藍三種芯片的集成位置、周圍的反射條件及其控制紅綠藍三種光的各自亮度,合成得到所需要的光;芯片直接與散熱片相連,具有良好的散熱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基于色彩可控的多芯片組合式LED模塊的俯視圖。
圖2為基于色彩可控的多芯片組合式LED模塊的主視截面圖。
圖3為基于色彩可控的多芯片組合式LED模塊的俯視截面圖。
圖4為基于色彩可控的多芯片組合式LED模塊的各芯片連接電極示意圖。
其中,LED模塊支架1、負極散熱片2、金線3、藍光LED芯片4、紅光LED芯片5、綠光LED芯片6、正極散熱片7、腔體8。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3所示,?一種基于色彩可控的多芯片組合式LED模塊,包括LED模塊支架1、負極散熱片2、金線3、藍光LED芯片4、紅光LED芯片5、綠光LED芯片6、正極散熱片7、腔體8;LED模塊支架1的上部設有腔體8,底部設有多個正極散熱片7和負極散熱片2,一一對應(如圖4所示),所述的藍光LED芯片4、紅光LED芯片5、綠光LED芯片6安裝在正極散熱片7上,呈一直線分布并位于LED模塊支架1的中間,其中紅光LED芯片5位于藍光LED芯片4和綠光LED芯片6之間。
??所述的藍光LED芯片4、紅光LED芯片5、綠光LED芯片6呈一直線分布并位于LED模塊支架1的中間。
??所述的紅光LED芯片5位于藍光LED芯片4和綠光LED芯片6之間。
??所述的正極散熱片7和負極散熱片2通過金線連接。
??分別讓散熱片作為正極和負極,散熱片可為鋁片或其他散熱性能良好的材料,同時正極散熱片分別通過金線3與負極散熱片相連。間接擴大了散熱面積大,提高散熱效率。
??分別設置了多個對應的散熱片作為正極和負極(附圖1中所示為正極和負極各3個)。三個Led芯片分別直接安裝在作為正極的散熱片上,通過散熱片直接達到散熱效果,降低了熱阻,提高了散熱效率。
??通過降低LED模塊支架1厚度,且在腔體8充有封裝膠,提高了出光效果。
??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高光效、多色彩,組合式LED模塊發出的光,不用熒光粉,而是由紅綠藍(RGB?)三種顏色的光直接合成。通過紅綠藍三種芯片的集成位置、周圍的反射條件及其控制紅綠藍三種光的各自亮度,合成得到所需要的光。其中紅、綠、藍各自亮度的控制,由功率模塊完成,可以采用二種方式,一種采用脈沖寬度調制,即PWM方式,通過控制占空比來控制紅、綠、藍各自亮度;另一種通過數模轉換及功率放大,即改變驅動電壓方式。從控制策略講,紅、綠、藍各自亮度控制,可采用PID控制、模糊控制、滑模變結構控制、解耦控制,以及智能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杭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杭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5944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鉛酸蓄電池的端子槽結構
- 下一篇:TOP-LED封裝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