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蓄熱功能熱交換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248811.4 | 申請日: | 2013-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187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鴨志田理;信末滿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京濱冷暖科技 |
| 主分類號: | F28D20/00 | 分類號: | F28D20/00;F25B39/00;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陳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蓄熱 功能 熱交換器 | ||
1.一種帶蓄熱功能熱交換器,其具有多個熱交換管、和在內(nèi)部封入有蓄熱材料的多個金屬制蓄熱材料容器,并且該帶蓄熱功能熱交換器對蓄熱材料容器內(nèi)的蓄熱材料,傳遞在熱交換管內(nèi)流動且輸送熱量的介質所具有的熱量,其特征在于,?
在蓄熱材料容器的周緣部上形成有使蓄熱材料容器的內(nèi)外連通的圓筒部,在圓筒部內(nèi)插入有內(nèi)部成為蓄熱材料注入通路并且內(nèi)周面成為金屬裸材面的、圓筒狀的金屬制蓄熱材料注入部件的靠近長度方向一端的部分,并使其釬焊在圓筒部上,蓄熱材料注入部件中的與圓筒部相比向外側突出的部分,從徑向的兩外側被壓潰而使蓄熱材料注入部件的周壁變形,由此,在蓄熱材料注入部件上形成被壓潰部而使蓄熱材料注入通路被封閉,蓄熱材料注入部件的被壓潰部具有第一壓潰部以及第二壓潰部,該第二壓潰部相對于第一壓潰部在蓄熱材料注入部的長度方向上并列地形成,且壓潰程度比第一壓潰部大,在蓄熱材料注入部件中的未被壓潰的部分的周壁的厚度為tmm,第一壓潰部的厚度為T1mm,第二壓潰部的厚度為T2mm的情況下,滿足T2<T1≤2t的關系。?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蓄熱功能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蓄熱材料容器通過將由釬焊板構成的兩張金屬板的周緣部彼此釬焊而形成,圓筒部形成在蓄熱材料容器的兩張金屬板的周緣部之間,蓄熱材料注入部件的整體由金屬裸材構成。?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蓄熱功能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在蓄熱材料注入部件的被壓潰部的第一壓潰部以及第二壓潰部中,由蓄熱材料注入部件已變形的周壁的一部分而構成的變形部彼此緊密接觸,在第二壓潰部的相互緊密接觸的兩個變形部中任意一方的外表面上,形成有遍及第二壓潰部的整個寬度范圍的凹部。?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蓄熱功能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在蓄熱材料注入部件的沿長度方向并且與壓潰方向呈直角的方向的?縱截面上,相互緊密接觸的兩變形部彼此的接縫向在第二壓潰部中未形成凹部的變形部側彎曲。?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蓄熱功能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在蓄熱材料注入部件的第二壓潰部中,未形成凹部的變形部的最小厚度與形成有凹部的變形部的最大厚度相比較薄。?
6.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蓄熱功能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在蓄熱材料注入部件的第二壓潰部中,在一方的變形部上形成的凹部為方槽狀,所述一方的變形部中的凹部的槽底部的寬度方向兩端部的厚度,與同一凹部的槽底部的寬度方向的中央部的厚度相比較薄。?
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蓄熱功能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壓潰部與第二壓潰部相比設置在前端側,在與第二壓潰部相比設置在前端側的第一壓潰部中,一方的變形部朝著前端側變薄。?
8.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蓄熱功能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壓潰部與第二壓潰部相比設置在前端側,在與第二壓潰部相比設置在前端側的第一壓潰部中,兩變形部朝著前端部變薄。?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蓄熱功能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在蓄熱材料注入部件的第一壓潰部以及第二壓潰部中的與蓄熱材料注入部件的長度方向呈直角的方向上的橫截面中,第一壓潰部以及第二壓潰部的形狀為平坦狀。?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蓄熱功能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在蓄熱材料注入部件的第一壓潰部以及第二壓潰部中的與蓄熱材料注入部件的長度方向呈直角的方向上的橫截面中,第一壓潰部以及第二壓潰部的形狀為U字狀。?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蓄熱功能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在蓄熱材料注入部件的第一壓潰部以及第二壓潰部中的與蓄熱材料注入部件的長度方向呈直角的方向上的橫截面中,與第二壓潰部相比位于前端側的第一壓潰部的相互緊密接觸的變形部彼此的接縫,在該第一壓潰部的寬度方向外端部露出。?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蓄熱功能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蓄熱材料注入部件的被壓潰部具有在蓄熱材料注入部件的長度方向上隔開間隔地形成的兩個第一壓潰部、以及在兩個第一壓潰部之間形成的第二壓潰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京濱冷暖科技,未經(jīng)株式會社京濱冷暖科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4881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卸盤機防護門檢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汽車后下控制臂及汽車后下控制臂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