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尾氣再利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42310.5 | 申請日: | 2013-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718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兆宇;邢子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龍口中宇熱管理系統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N5/04 | 分類號: | F01N5/04;B60T17/00;B60H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吳杰 |
| 地址: | 265716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尾氣 再利用 裝置 | ||
1.一種尾氣再利用裝置,包括儲氣罐(1),所述儲氣罐(1)上開設有儲氣罐進氣口和儲氣罐出氣口,所述儲氣罐進氣口(11)上設置有單向止回閥(13),所述儲氣罐出氣口(12)通過出氣管(2)與制動控制閥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氣罐進氣口(11)通過第一主管路(3)與換向閥(5)的A出氣口連通,所述換向閥(5)的B出氣口通過排氣歧管(6)與原發動機排氣系統連接,所述換向閥(5)的進氣口通過第二主管路(4)與發動機的至少一個氣缸的排氣部分連通,在儲氣罐(1)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控制裝置(7)根據壓力傳感器的信號調控所述換向閥(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氣再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熱交換裝置(8),所述熱交換裝置(8)包括殼體(81)、熱交換腔(82)、進風口(83)和出風口(84),所述進風口(83)位于熱交換腔(82)的下部,所述出風口(84)位于熱交換腔(82)的上部,所述第二主管路(4)穿過熱交換腔(8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尾氣再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管路(4)位于熱交換腔(82)內的管路的最下部分安裝有排水管(85),且排水管(85)接近第二主管路(4)穿出熱交換腔(82)的部分,所述排水管(85)豎直設置,在排水管(85)的下端安裝有排水閥(8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氣再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閥(5)包括閥體、閥芯、反向開啟元件、控制元件和彈性元件,所述閥體內具有閥腔,閥芯安裝在閥腔內,閥芯包括轉軸(51)和固定安裝在轉軸(51)上的閥板(52),所述轉軸(51)轉動地安裝在閥體上,所述轉軸(51)轉動能夠帶動其上的閥板(52)封閉A出氣口或者B出氣口,彈性元件提供彈力,使轉軸(51)轉動后,其上閥板(52)密封B出氣口,所述反向開啟元件為單作用氣缸,單作用氣缸的進氣口與儲氣罐(1)連通,當儲氣罐(1)內的壓力達到設定壓力時,單作用氣缸的活塞桿推動轉軸(51)反向轉動,使閥板(52)打開B出氣口,所述控制元件能夠控制轉軸(51)轉動,所述控制裝置調控換向閥的控制元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尾氣再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主管路(4)上還安裝有尾氣處理裝置,所述尾氣處理裝置位于熱交換裝置(8)外。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尾氣再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氣處理裝置為微粒捕集器(23),所述微粒捕集器(23)安裝在熱交換裝置(8)前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氣再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氣罐(1)上安裝有安全泄壓閥(15),所述換向閥(5)為二位三通換向閥。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尾氣再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管路(3)上安裝有過濾器(9),所述過濾器(9)內的濾芯的材質為碳化硅,所述儲氣罐(1)上安裝有低壓報警閥(14),所述第二主管路(4)位于熱交換腔(82)內的部分呈“幾”字形或S形彎曲排列,所述第二主管路(4)位于熱交換裝置(8)內的部分為不銹鋼管或銅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龍口中宇熱管理系統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龍口中宇熱管理系統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4231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