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風窗鉸鏈及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32384.0 | 申請日: | 2013-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72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海根;劉利;高衛民;丁祎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D3/02 | 分類號: | E05D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黃燦 |
| 地址: | 1013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鉸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風窗鉸鏈及汽車。
背景技術
現代社會中,用戶對越野汽車的多樣化需求越來越高,除了具備良好的通過性、適應性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一輛可以“變形”的車對消費者來說充滿著極大的誘惑。于是,可拆卸頂棚、車門,可翻倒或拆卸前風窗的車型應運而生。在可翻倒前風窗的越野車型中,如何將風窗鉸鏈設計得簡單、可靠、耐用、易操作,正是開發者孜孜追求的目標。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保證連接強度,同時還能滿足用戶方便拆卸風窗的汽車風窗鉸鏈及汽車。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風窗鉸鏈,用于連接風窗和車身,實現風窗相對于車身的旋轉,所述汽車風窗鉸鏈包括與車身固定連接的鉸鏈靜片、與風窗固定連接的鉸鏈動片,以及與所述鉸鏈靜片固定連接的鉸鏈軸;所述鉸鏈動片包括轉動套接于所述鉸鏈軸的套接部;所述鉸鏈軸具有至少一個加工切面,所述套接部開設有用于當所述拆裝槽與所述加工切面位置相對時使所述鉸鏈軸可從從中脫離的拆裝槽。
優選地,所述鉸鏈軸具有兩個加工切面,所述兩個加工切面平行設置。
優選地,所述兩個加工切面以所述鉸鏈軸的軸向剖面為中心呈對稱設置。
優選地,所述鉸鏈靜片包括本體及設置于本體一端的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所述第一連接座和第二連接座分別開設轉軸孔,所述鉸鏈軸的兩端分別配合于所述轉軸孔內,所述套接部設置于第一連接座與所述第二連接座之間。
優選地,所述鉸鏈軸一端滾花,并與所述轉軸孔過盈連接,另一端采用光面或者部分滾花。
優選地,所述鉸鏈靜片與所述鉸鏈動片采用鍛造之后再經機加工成型。
優選地,所述鉸鏈靜片與所述鉸鏈動片分別開設用于與車身和風窗連接的安裝孔。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汽車,包括車身、風窗,以及上述用于連接風窗和車身、實現風窗相對于車身旋轉的汽車風窗鉸鏈。
優選地,所述汽車風窗鉸鏈為兩個,分別安裝于風窗兩側。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結構簡單,易加工;
(2)可實現免工具的拆裝功能;
(3)結構牢固、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汽車風窗鉸鏈安裝于汽車車身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汽車風窗鉸鏈的組裝圖;
圖3為圖2所示的汽車風窗鉸鏈的斷面圖;
圖4為圖2所示的汽車風窗鉸鏈鉸鏈動片相對于所述鉸鏈靜片脫離的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請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汽車,包括車身10、風窗20,以及汽車風窗鉸鏈30。所述汽車風窗鉸鏈30用于連接風窗20和車身10,實現風窗20相對于車身10旋轉,并且在風窗20旋轉至一定角度,實現風窗20相對于車身10的分離。風窗20可以是汽車前風窗,也可以是汽車后風窗,如此可以方便風窗的拆卸,滿足人們對于汽車,特別是越野車的個性改造的需求。
在本實施方式中,汽車風窗鉸鏈30為兩個,分別安裝于風窗20的左右兩側。當然,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僅采用一個,或者更多個的汽車風窗鉸鏈30。
請參見圖1至圖4,所述汽車風窗鉸鏈30包括:與車身10固定連接的鉸鏈靜片31、與風窗20固定連接的鉸鏈動片32,以及與所述鉸鏈靜片31固定連接的鉸鏈軸33。
所述鉸鏈動片32包括轉動套接于所述鉸鏈軸33的套接部321;所述鉸鏈軸具有至少一個加工切面332(參見圖4),所述套接部321開設拆裝槽323,當所述拆裝槽323與所述加工切面332位置相對時,所述鉸鏈軸33可從所述拆裝槽323脫離,從而可實現在不用借助其他工具的情況下,實現風窗20與車身10的分離。
請參見圖3、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鉸鏈軸33整體為一圓柱體,具有兩個加工切面332a、332b,所述兩個加工切面332a、332b平行設置。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兩個加工切面332a、332b以所述鉸鏈軸33的軸向剖面為中心呈對稱設置。拆裝槽323沿套接部321的軸向延伸,并貫通套接部323的兩端。拆裝槽323的開口比兩加工切面332a、332b之間的最大距離略大,以方便鉸鏈靜片31與鉸鏈動片32的相對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323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動態削峰方法和裝置以及數字預失真處理系統
- 下一篇:中頻通道的實現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