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醫用自動機械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23044.1 | 申請日: | 2013-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458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吳躍新;柴斌;司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艾信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9/08 | 分類號: | B25J9/0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威世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楊林潔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醫用 自動 機械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醫用自動機械手。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醫院中的醫療耗材的存放、管理漸漸成為需要考慮的問題。尤其是對于綜合性的醫療機構,其往往會涉及到數量眾多、種類繁雜的醫療耗材。對于這些醫用耗材,傳統方式是利用耗材存儲庫來進行管理和存放的,當需要提取所需的耗材時,往往需要通過人工的方式對目標耗材進行取用。這樣則嚴重影響了醫療工作者的工作效率,特殊情況下,甚至延誤了對患者的治療時機,帶來較為嚴重不良后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用自動機械手,克服了傳統中醫療耗材取用效率低下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醫用自動機械手,其包括:
沿滑軌做往復運動的一級機械手;
與所述一級機械手相配合的二級機械手,且其與所述一級機械手做同步運動;所述醫用自動機械手還包括:
可被控制地驅動所述一級機械手沿所述滑軌運動的動力機構;
傳動帶,其具有固定于所述滑軌側壁的第一端,以及與所述第一端相對的固定于所述二級機械手上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的傳動帶繞過固定于所述一級機械手上的樞軸,并在所述一級機械手運動時與樞軸之間發生作用力。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自動機械手還包括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包括主動齒輪、位于所述主動齒輪兩側并與其相嚙合的第一從動齒輪和第二從動齒輪。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滑軌為U型,所述傳動齒輪設置于所述U型的滑軌中。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自動機械手還包括夾持機構,其固定于所述滑軌的側壁,并夾持所述傳動帶的第一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一級機械手上設置有供所述傳動帶穿過的通孔,以及自所述通孔處延伸出的容置槽,所述傳送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槽中。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樞軸設置于所述通孔中,所述樞軸上還套裝有輔助所述傳送帶運動的滑輪。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二級機械手與所述一級機械手相對的壁面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一級機械手上設置有凹槽,所述二級機械手通過所述凹槽與一級機械手相配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滑軌設設置有輔助一級機械手移動的若干滾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醫用自動機械手結構簡單,可實現自動對醫療耗材的取用,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醫用自動機械手的一具體實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圖;
圖2為圖1中部分結構的平面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醫用自動機械手的一具體實施方式的另一角度的平面示意圖;
圖4為圖3中部分結構的平面放大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醫用自動機械手的傳動齒輪部分的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的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但應當說明的是,這些實施方式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結構上的等效變換或替代,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醫用自動機械手100包括底座10、及垂直設置于底座10上的滑軌11。其中,底座10不但起到支撐穩固的作用,同時也可作為將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機械手與其他部件進行連接安裝的連接件。作為一種替代實施方式,滑軌11也可與底座10一體設置。進一步地,上述滑軌11上形成有兩條平行的滑道110,該滑道110大體上呈一“U”字型。
本實用新型的醫用自動機械手100還包括一級機械手20、以及與一級機械手20相配合的二級機械手30,且二級機械手30可與一級機械手20做同步運動。具體地,一級機械手20上設置有凹槽201,該凹槽201對稱分布于一級機械手20縱長方向的側壁上,相應地,二級機械手30與凹槽201相對位置處設置有與其相配合的突起301,二級機械手30通過凹槽201與突起301與一級機械手20相配合。
上述一級機械手20可沿滑軌11做往復運動,其中一級機械手20與滑軌11的配合方式與一級機械手20與二級機械手30的配合方式相類似。具體地,一級機械手20的內側壁上開設有對稱的第一凹槽202,滑軌11的滑道110兩側設置有與第一凹槽202相配合的第一突起111。一級機械手20即通過第一凹槽202與第一突起111與滑軌11相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艾信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艾信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230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