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電池散熱管波紋連動夾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95425.3 | 申請日: | 2013-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452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祥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鑫輝汽車模具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13/02 | 分類號: | B21D13/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賀紅星 |
| 地址: | 528437 廣東省中山市火炬***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電池 散熱 波紋 夾具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管加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汽車電池散熱管波紋連動夾具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電池散熱管屬于新能源電池散熱管制造技術。汽車電池散熱管一般是平行線管型設計,為了增大散熱管和電池溶液的接觸面積,需要在散熱管上制造出波紋。由于散熱管是多排,現有技術中一般采用逐排夾制。這種夾制方式存在各排散熱管上的波紋夾制效果不一致的缺點,同時還存在工作效率低和工人勞動強度大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汽車電池散熱管波紋連動夾具裝置,采用該裝置,能夠一次性夾持整個散熱管,實現各排散熱管上的波紋夾制效果一致,具有工作效率高和勞動強度低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汽車電池散熱管波紋連動夾具裝置,包括主機架,其特征在于:在主機架上設有兩個液壓缸和兩個導軌,在兩個導軌上安裝有波紋夾制機構;所述波紋夾制機構包括上推料塊、下頂料塊,以及依次設于上推料塊與下頂料塊之間的第一夾料塊、第二夾料塊、第三夾料塊、第四夾料塊、第五夾料塊、第六夾料塊和第七夾料塊;所述上推料塊的一個側面分別與兩個液壓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其另一側面上設有波紋狀突起結構,所述的七個加料塊的兩個長邊側面上都設有波紋狀突起結構,所述下頂料塊固定于主機架上,其臨近第七夾料塊的一側面上設有波紋狀突起結構;上推料塊與第一夾料塊之間的間距大于散熱管的厚度,各夾料塊之間的間距大于散熱管的厚度,下推料塊與第七夾料塊之間的大于散熱管的厚度。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達到: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各夾料塊之間的間距范圍為3.4-3.8mm,所述散熱管的厚度為3?mm。各夾料塊之間的間距都必須大于散熱管的厚度,但是又不能太大,間距范圍在3.4—3.8mm之間,才能方便散熱管輕松放入。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在液壓缸與上推料塊之間還設有導向機構,所述導向機構由安裝架和固定于安裝架兩端的兩個伸縮桿構成,所述伸縮桿的一端固定于安裝架上,其另一端與上推料塊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波紋夾制時,首先將散熱管的各排管件依次放置于波紋夾制機構中,驅動液壓缸,液壓缸的活塞桿推動上推料塊向下頂料塊移動,由于相臨的夾料塊之間都設有對應的波紋狀突起結構,使得散熱管的各排管件依次完成波紋夾制,達到波紋夾制效果一致的目的。本實用新型能夠一次性夾持整個散熱管,實現各排散熱管上的波紋夾制效果一致,具有工作效率高和勞動強度低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波紋夾制機構處于合模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夾制波紋后的散熱管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主機架,2、液壓缸,3、波紋夾制機構,4、導向機構,5、導軌,6、散熱管,21、活塞桿,31、上推料塊,32-38、第一夾料塊-第七夾料塊,39、下頂料塊,41、安裝架,42、伸縮桿,100、波紋狀突起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具體實施例1:
參照圖1-4,本實施例所述的汽車電池散熱管波紋連動夾具裝置,包括主機架1,在主機架1上設有兩個液壓缸2和兩個導軌5,在兩個導軌上安裝有波紋夾制機構3;所述波紋夾制機構3包括上推料塊31、下頂料塊39,以及依次設于上推料塊31與下頂料塊39之間的第一夾料塊32、第二夾料塊33、第三夾料塊34、第四夾料塊35、第五夾料塊36、第六夾料塊37和第七夾料塊38;所述上推料塊31的一個側面分別與兩個液壓缸2的活塞桿21固定連接,其另一側面上設有波紋狀突起結構100,所述的七個加料塊的兩個長邊側面上都設有波紋狀突起結構100,所述下頂料塊固定于主機架上,其臨近第七夾料塊的一側面上設有波紋狀突起結構100;上推料塊31與第一夾料塊32之間的間距大于或等于散熱管的厚度,各夾料塊之間的間距大于散熱管的厚度,下推料塊39與第七夾料塊38之間的大于散熱管的厚度。
各夾料塊之間的間距范圍為3.4-3.8mm,所述散熱管的厚度為3?mm。各夾料塊之間的間距都必須大于散熱管的厚度,但是又不能太大,間距范圍在3.4—3.8mm之間,才能方便散熱管輕松放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鑫輝汽車模具實業有限公司,未經中山鑫輝汽車模具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9542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車載云高儀艙
- 下一篇:一種高效加熱實心輪胎硫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