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混合動力汽車及其前艙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93326.1 | 申請日: | 2013-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220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趙自強;林攀;劉長久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08 | 分類號: | B62D25/08;B60K6/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黃德海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動力 汽車 及其 前艙 | ||
1.一種混合動力汽車的前艙,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艙鈑金和前副車架,所述前艙內設有發動機、電動機、變速器和支撐組件,所述支撐組件用于支撐所述發動機、電動機及變速器,所述發動機設在所述前艙的右側,所述變速器設在所述前艙的左側,所述電動機設在所述前艙的左側并位于所述變速器的上面,所述電動機的控制器設在所述前艙內,所述電動機和所述發動機分別與所述變速器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的前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機設在所述前艙的左側的后部,且所述控制器設在所述前艙的左側的前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的前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前懸置、左懸置、右懸置和懸置上拉桿,所述前懸置設在所述前副車架的前橫梁上,所述左懸置設在所述前副車架的左邊梁上,所述右懸置設在所述前副車架的右邊梁上,所述懸置上拉桿設在所述前艙鈑金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的前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懸置通過前懸置支架與所述前副車架的前橫梁相連,所述左懸置通過左懸置支架與所述前副車架的左邊梁相連,所述右懸置通過右懸置支架與所述前副車架的右邊梁相連,所述懸置上拉桿設在所述前艙鈑金的右側輪包的頂端。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的前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懸置支撐所述變速器的前部,所述左懸置支撐所述電動機的左部,所述右懸置和所述懸置上拉桿分別支撐所述發動機的右部,且所述懸置上拉桿高于所述右懸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示的混合動力汽車的前艙,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的車身左縱梁上設有控制器支架,所述電動機的控制器通過所述控制器支架安裝在所述車身左縱梁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的前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機的外殼與所述變速器的外殼一體形成。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的前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動力汽車的轉向系統為電子助力轉向系統,所述電子助力轉向系統設在所述前副車架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的前艙,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的制動系統為電子液壓制動系統,所述電子液壓制動系統包括電子混合動力汽車穩定控制模塊,制動操縱模塊,液壓制動控制模塊,所述電子混合動力汽車穩定控制模塊設在前艙鈑金的右縱梁的后內側,所述制動操縱模塊設在前艙鈑金的前圍板上,所述液壓制動控制模塊設在前艙鈑金的左縱梁的前外側。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的前艙,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內設有空調系統,且所述空調系統包括加熱器和壓縮機,所述加熱器設在所述前艙鈑金的右側輪包的后內側,所述壓縮機設在所述前艙內。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示的混合動力汽車的前艙,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機通過安裝支架安裝在所述發動機上。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示的混合動力汽車的前艙,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機為電動壓縮機。
13.一種混合動力汽車,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12任一項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的前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9332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重型載貨車駕駛室擋條及輪罩和車身
- 下一篇:基于幾何的幀內預測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