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機粘片自動裝配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43747.3 | 申請日: | 2013-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920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金紹平;方紹斌;李中平;邵家聲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龍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0 | 分類號: | B23P19/00;H02K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趙述之 |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溫***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機 自動 裝配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裝配工藝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扁平式電機粘片自動裝配裝置。
目前,扁平式電機的上機殼粘片工藝,通常是通過人工裝配,如圖1所示,一般由人工手動將粘片取下放入夾具中,再將上機殼安裝在另一個夾具中,然后啟動開關將粘片鉚合在上機殼中,完成后取下產品。可以看出,目前的扁平馬達上機殼粘片工藝操作難,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工藝復雜以及由此導致的工藝繁多的問題。
隨著技術不斷的發展與更新,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競爭力越來越弱,自動化及半自動化工裝的應用已成為一種趨勢,工藝后續的更新將成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設計一種自動化裝配上機殼粘片的設備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為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人工手動操作扁平馬達上機殼粘片工藝操作復雜、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提供一種全電機粘片自動裝配裝置。該電機粘片自動裝配裝置為全自動化設備,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電機粘片自動裝配裝置,包括上機殼輸送機構,用于輸送上機殼,其包括儲料單元,用于盛裝所述上機殼;第一傳送單元,用于將所述儲料單元中的所述上機殼傳送至所述上機殼與粘片的待鉚合位置;第一動力單元,用于驅動所述儲料單元中的上機殼在儲料單元中運轉;粘帶輸送機構,包括第二動力單元并在所述第二動力單元驅動下持續性地輸送出粘帶;粘片取料鉚合機構,用于在所述粘帶輸送機構傳送出的粘帶上取出粘片,并將所述粘片與所述上機殼輸送機構傳送出的所述上機殼鉚合在一起;所述粘片取料鉚合機構包括取料單元,用于從所述粘帶上取下粘片;第二傳送單元,用于將所述粘片傳送至所述上機殼與所述粘片的待鉚合位置;沖壓單元,用于將所述粘片鉚合在所述上機殼中;以及成品輸出機構,用于將沖壓完成的上機殼組件傳送至下道工序。
所述第一動力單元為振動器,所述儲料單元為連接于所述第一動力單元上方的振動盤,所述第一傳送單元為一端伸入所述儲料單元內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機殼與所述粘片的待鉚合位置處的導軌。
所述取料單元包括架設于所述粘帶上方的取料刀,所述取料刀的取料側為薄壁圓筒,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取料刀外部的真空發生器,所述真空發生器一端通過氣管與所述取料刀的取料側連通,另一端通過所述氣管與壓力氣泵的輸氣端相連通,所述取料刀的薄壁圓筒取料側的腔受所述真空發生器的控制可產生抽吸力,所述取料刀受取料氣缸的控制上下移動,所述取料刀的取料側向下移動將所述粘帶裁切成粘片,并受所述真空發生器控制產生抽吸力將粘片吸附于所述取料刀的取料側的薄壁圓筒形成的腔內,具有粘片的所述取料刀在所述第二傳送單元作用下,移動至所述上機殼與所述粘片的待鉚合位置。
所述沖壓單元為所述真空發生器,所述取料刀的薄壁圓筒取料側的腔內受所述真空發生器的控制可產生吹壓力,所述吹壓力推動所述粘片使所述粘片與所述取料刀分離后鉚合在所述上機殼上。
所述取料單元包括架設于所述粘帶上方的取料刀,所述取料刀的取料側為薄壁圓筒,在所述取料刀的薄壁圓筒取料側形成的腔內成型有一個可移動的筒芯,所述取料刀在取料氣缸的作用下上下移動,通過其薄壁圓筒取料側將所述粘帶裁切成粘片并靠所述粘片與所述薄壁圓筒取料側的內壁之間的摩擦力將所述粘片吸附在所述薄壁圓筒內部實現取料,具有粘片的所述取料刀在所述第二傳送單元作用下,移動至所述上機殼與所述粘片的待鉚合位置。
所述取料單元包括架設于所述粘帶上方的取料刀,所述取料刀的取料側為薄壁圓筒,在所述取料刀的薄壁圓筒取料側形成的腔內成型有一個可移動的筒芯,所述取料刀在取料氣缸的作用下上下移動,通過其薄壁圓筒取料側將所述粘帶裁切成粘片并靠所述粘片與所述薄壁圓筒取料側的內壁之間的摩擦力將所述粘片吸附在所述薄壁圓筒內部實現取料,具有粘片的所述取料刀在所述第二傳送單元作用下,移動至所述上機殼與所述粘片的待鉚合位置。
所述沖壓單元包括沖壓氣缸,所述沖壓氣缸控制所述筒芯向下移動,推動所述粘片使所述粘片與所述取料刀分離后鉚合在所述上機殼上。
所述成品輸出機構為設置于所述待鉚合位置下側的傳送帶。
所述第二動力單元為驅動電機,所述粘帶輸送機構還包括張緊輥。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龍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金龍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4374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