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的側開門耐久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84979.6 | 申請日: | 2013-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795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孫剛;俞震宇;郭春秋;唐小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07 | 分類號: | G01M17/007;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黃燦 |
| 地址: | 1013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開門 耐久 試驗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耐久性檢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的側開門耐久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從研制開發到生產上市過程中都要對汽車的側開門的耐久性進行試驗,以考核汽車側開門及其相關附件結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因此在汽車設計驗證過程中對側開門進行耐久性能測試是必不可缺的。?
目前,側開門開閉耐久試驗機構一般采用車外“行走架”推拉車門或內外分別布置氣缸開關車門的方式,這樣的布置方案安裝調試復雜,占用空間大,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汽車的側開門耐久試驗裝置,本側開門耐久試驗裝置直接搭建在車輛內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汽車的側開門耐久試驗裝置,包括:?
氣缸,所述氣缸包括活塞桿和氣筒,其中,所述活塞桿與所述側開門連接;?
用于支撐所述氣缸的支架,所述支架與所述氣筒的下端鉸接,所述支架固定在汽車內部;?
用于控制所述活塞桿在所述氣筒內伸長或縮短的控制器,所述活塞桿在所述氣筒內伸長或縮短時,帶動所述側開門的打開或關閉,所述控制器與所述氣缸連接。?
優選地,所述活塞桿的行程在400mm到500mm之間。?
優選地,所述控制器包括程控伺服控制系統,所述程控伺服控制系統包括:?
用于給所述氣缸提供動力,控制所述活塞桿伸縮的動力系統,所述動力系統與所述氣缸連接;?
用于控制所述動力系統的電腦控制系統,所述電腦控制系統與所述動力系統連接。?
優選地,所述動力系統包括:?
用于當所述動力系統給所述氣筒充氣時,將氣體輸入到所述氣筒內的進氣管,所述進氣管的一端與所述動力系統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氣筒連接;?
用于當所述動力系統對內吸氣時,將所述氣筒里的氣體輸出的出氣管,所述出氣管的一端與所述動力系統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氣筒連接,?
其中,氣體輸入到所述氣筒內時,所述活塞桿在所述氣筒內伸長,所述氣筒里的氣體向外輸出時,所述活塞桿在所述氣筒內縮短。?
優選地,所述的側開門耐久試驗裝置還包括:?
推力桿,所述推力桿一端與所述支架鉸接,另一端設置有滑塊,所述推力桿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凸起,所述推力桿通過所述凸起與所述活塞桿的前端鉸接在一起;?
導向桿,所述導向桿設置在所述側開門的內側,通過連接件固定在所述側開門上,所述導向桿的一端設置有容納所述滑塊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從所述導向桿的一端貫通到另一端,其中,所述滑塊卡接與所述導向槽內,并能在所述導向槽內滑動。?
優選地,所述連接件為螺栓。?
優選地,所述支架由鋁合金材料、鋼材料其中一者制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汽車的側開門耐久試驗裝置,能直接在車內搭建,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同時本試驗機構還具有通用性,適用于不同車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開門耐久試驗裝置固定在車輛內且未將側開門掀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氣缸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推力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開門耐久試驗裝置固定在車輛內且將側開門掀開至最大位置處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是不能認為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側開門耐久試驗裝置,用于自動控制側門往復循環的打開或閉合動作,以此來檢測前側開門及其相關附件結構的耐久性能。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開門耐久試驗裝置固定在車輛內且未將側開門掀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虛線部分為不包括控制器在內的側開門耐久試驗裝置的結構圖,參照圖1,所述汽車的側開門耐久試驗裝置包括:?
氣缸1,氣缸1的結構示圖如圖2所示,結合圖2,所述氣缸2包括活塞桿9和氣筒10,所述活塞桿9能在所述氣筒10內來回移動。其中,所述活塞桿9與所述側開門5的內表面連接,這樣,當所述活塞桿9來回移動的過程中,就能帶動所述側開門5的打開或者關閉。?
其中,所述活塞桿9的移動距離在400mm到500mm之間,即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選用的活塞桿9的行程在400mm到500mm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8497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