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駁船船隊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64630.6 | 申請日: | 2013-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271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魏通 | 申請(專利權)人: | 魏通 |
| 主分類號: | B63B35/28 | 分類號: | B63B35/28;B63B1/34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慶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南京三***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駁船 船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駁船船隊,尤其涉及一種適合內河航道運行的駁船船隊。
背景技術
內河航道的一般特點為:水的深度較小、航道相對于海洋較曲折,隨著內河運輸船舶的不斷發展,在噸位上和速度上不斷提高,使得內河航道的這些特點對于船舶的限制日益明顯,最主要的限制為航道水的深度較淺,大噸位的船舶無法航行。
現有的駁船組成的駁船船隊雖然提高了總噸位,但是船隊的總濕面積大導致阻力很大,整個船隊的速度較慢,優勢并不是特別明顯。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內河航道限制了大噸位船舶的航行,而現有的駁船組成的駁船船隊雖然提高了總噸位,但是船隊的總濕面積大導致阻力很大,整個船隊的速度較慢,優勢并不是特別明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駁船船隊,包括兩只端部船體、一只以上的單位船體;所述端部船體位于船隊的兩端,單位船體串聯連接在兩只端部船體之間;所述單位船體的底部向上內凹成空腔,且船體內設有進氣孔,所述進氣孔與空腔連通。
將多個船體串聯連接可增加船的總長度,以提高船的總噸位;單位船體的底部向上內凹成空腔,便于在航行時,通過進氣孔向空腔內注入高壓氣體,高壓氣體的注入使船的大部分底面脫離與水面接觸,大大減小接觸面積;從而達到了在提高船的噸位的同時,減小濕面積與噸位之比。
為減小船隊航行時的興波阻力,相鄰單位船體之間,前船的船尾與后船的船頭固接,且兩船的連接處還設有內外雙層鏈布;內層鏈布呈底部向上內凹的U字型,其兩側面垂直于船底,設置在相鄰單位船體的外壁之間,其底面貼合船體底面設置,且底面的長度等于船體底面的寬度;外層鏈布的兩側分別連接相鄰單位船體的外側壁,外層鏈布的底邊與內層鏈布的側面底邊連接;內層鏈布與船的外壁之間圍成的空間內注水后形成內水帶,內水帶中注入的水對內層鏈布的底部壓強等于空腔內空氣壓強與大氣壓之差;內層鏈布與外層鏈布以及船體的外壁之間圍成的空間內注水后形成外水帶,外水帶注入的水與船體外側的水在壓強上相等。
這種連接方式可稱之為帶水連接,在連接處的空間內注水充實空間,可使連接處具有和單位船體相同的橫截面積,使得單位船體的連接處得以與船體底部始終保持在同一個水平面上,消除了普通的連接方式在航行時,在連接處產生的興波阻力。所述鏈布由金屬鏈和布組成,即在布上根據需要固定多條金屬鏈,金屬鏈負責承受拉力,是整個構造的框架,布采用不透水布料,負責將水隔開,其與各個連接處密封連接,保證了不漏氣漏水。在航行時水帶中的水跟著一起運動,這樣在速度恒定航行時船體間的水具有與船體同樣的速度,對前后兩個船體產生相等的壓力,連接處幾乎不再對船體產生興波阻力。
為保證船隊航行過程中的靈活性,內層鏈布的側面上設有一根以上的拉力桿,所述拉力桿垂直于船體底面且沿鏈布?的寬邊等距排布,相鄰的拉力桿之間的距離小于拉力桿之間鏈布的寬度;還設有拉力繩索,所述拉力繩索的一端套接拉力桿,一端固接單位船體的外壁,拉力繩索之間均平行設置;所述外層鏈布一側邊與一只船體外側壁固接,另一側邊通過收卷裝置連接另一只船體的外側壁,底邊上設有連接鏈,前述拉力桿的底部套接在連接鏈上,并可沿連接鏈滑動。
相鄰的拉力桿之間的距離小于拉力桿之間內層鏈布的寬度,便于內層鏈布的折疊和展開,而外層鏈布通過收卷裝置連接船體的外側壁,也便于外層鏈布的自動調節,內外層鏈布之間通過拉力桿套接連接,便于調整內外層鏈布之間的相對位置,當船隊位于曲折的河道時,常常需要一側的內外層鏈布縮短,另一側的伸長距離,保證內外水帶在拐彎時也能始終保持緊繃狀態;該種設計,便于調節內外鏈布的長度,使船隊在拐彎時也能保持較小的興波阻力。所述收卷裝置一般采用現有的卷簧式收卷裝置,便于在轉彎時自動收放外層鏈布。雖然內外層鏈布的連接處處于非密封狀態,但由于此處位于水下,在水壓的作用下,外水帶內的水不會減少。
為進一步減小船隊航行時的興波阻力,所述端部船體頭部呈尖角狀,后部的船體底部與單位船體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船的阻力主要分為興波阻力和摩擦阻力,摩擦阻力與接觸面積有關,興波阻力主要由船體直接與水沖擊所產生,流線型的端部船體可大幅減小興波阻力。
為進一步保證船隊在運河內部運行的靈活性,所述端部船體上設有可收起放出的大型螺旋槳和小型螺旋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魏通,未經魏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646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