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軸飛叉繞線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20443.8 | 申請日: | 2013-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952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蔡旌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岑科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54/20 | 分類號: | B65H54/20;B65H54/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鄭自群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龍華街道***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軸飛叉繞線機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繞線機領域,具體涉及多軸飛叉繞線機。
目前現有的多軸飛叉繞線機,用于多軸繞線的繞線機構在每軸(即每個針頭)之間都用軸承,軸心,同步輪和同步帶等組成,易損、更換困難。
且目前現有的多軸飛叉繞線機受安裝軸承的尺寸影響,各軸之間的中心距沒法做到最短,軸數越多,所需的尺寸越長,因此在設計上要更多地考慮安裝空間與機件質量等各方面影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開了多軸飛叉繞線機,解決了繞線機構易損、更換困難的問題;進一步解決了各軸之間的中心距長,設計上要更多地考慮安裝空間與機件質量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多軸飛叉繞線機,包括繞線裝置、用于放置若干個繞線工件的夾具和用于驅動繞線裝置上升或下降的豎直驅動裝置,繞線裝置和夾具相互配合;繞線裝置包括設有底座導軌的底座組件、沿著底座導軌位移的針座、設于針座的若干個針頭和驅動針頭繞工件旋轉的旋轉驅動裝置;針頭的位置和夾具的位置相互配合,從而實現針頭對工件繞線。
進一步,所述底座組件包括下底座和上底座,下底座和上底座活動連接,下底座的頂面設有沿著第一水平方向X軸延伸的下導軌,上底座的底面設有和該下導軌配合的下滑塊,上底座沿著下導軌做X軸方向上的位移;上底座的頂面設有沿著第二水平方向Y軸延伸的上導軌,所述針座的底面設有和該上導軌配合的上滑塊;所述底座導軌由所述上導軌和所述下導軌構成,所述旋轉驅動裝置驅動針座沿著上導軌和下導軌位移,從而實現所述針頭繞所述工件旋轉。
進一步,所述豎直驅動裝置包括沿著豎直方向Z軸延伸的豎直導軌、用于連接所述繞線裝置的連接框,該連接框和豎直導軌活動連接且沿著豎直導軌位移;連接框的底部和所述下底座連接,連接框的頂部設有所述旋轉驅動裝置。
進一步,所述豎直驅動裝置還包括驅動所述連接框沿著所述豎直導軌位移的豎直電機或氣缸。
進一步,所述若干個針頭位于所述針座右端的底面位置處,所述夾具位于和針頭配合的位置處,所述旋轉驅動裝置位于針座左端的上方位置處;所述豎直驅動裝置和所述繞線裝置的左端連接。
進一步,所述X軸、所述Y軸和所述Z軸相互垂直。
進一步,所述X軸、所述Y軸和所述Z軸相互垂直。
進一步,所述旋轉驅動裝置為旋轉電機,該旋轉電機通過偏心輪和軸承驅動所述針座。
進一步,所述針頭的轉動方向和所述旋轉電機的轉動方向一致。
進一步,所述偏心輪18的偏心距為5mm,所述針頭沿著半徑為5mm的圓形軌跡做位移運動。
進一步,所述針座為平板結構,所述若干個針頭沿著直線分布。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結構,通過一個旋轉驅動裝置,控制多個針頭繞工件做不同半徑的圓周運動,通過一個豎直驅動裝置使工件上的線排布均勻,結構簡單,零件少,機械故障少,穩定可靠;
2,本實用新型可最大程度的減小針頭之間的間距,可以在同樣的機臺尺寸下放放置更多的工件進行繞線,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產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多軸飛叉繞線機的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圖3是圖1的正視示意圖;
圖3是圖1的正視示意圖;
圖中,1?繞線裝置;11?底座組件;111?下底座;112?上底座;12?針座;13?針頭;14?旋轉驅動裝置;15?底座導軌;151?下導軌;152?上導軌;16?下滑塊;17?上滑塊;18?偏心輪;19?軸承;2?工件;3?夾具;4?豎直驅動裝置;41?豎直導軌;42?連接框;43?豎直電機。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岑科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岑科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204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