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動力電池組件及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05778.2 | 申請日: | 2013-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109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明(設計)人: | 鄧有志;薛軍;蔡漢琛;楊萬慶;袁煥泉;王清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04 | 分類號: | B60K1/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凱達知識產權事務所 44256 | 代理人: | 朱業剛 |
| 地址: | 510030 廣東省廣州市越***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動力電池 組件 汽車 | ||
1.一種動力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動力電池、動力電池支架、備胎池前橫梁和備胎池后橫梁;
所述動力電池支架固定于動力電池底部,動力電池支架一端設置有第一定位部,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定位部;
動力電池支架下方固定有平行設置的備胎池前橫梁和備胎池后橫梁,所述備胎池前橫梁和備胎池后橫梁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備胎池前橫梁上具有可對第一定位部導向和定位的第一安裝部,所述備胎池后橫梁上具有可對第二定位部導向和定位的第二安裝部;
所述第一安裝部與第一定位部連接,所述第二安裝部與第二定位部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位于第二定位部的斜前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動力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電池支架包括平行設置的動力電池前支架和動力電池后支架,所述動力電池前支架固定于備胎池前橫梁上,動力電池后支架固定于備胎池后橫梁上;
所述第一定位部位于動力電池前支架上,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動力電池后支架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動力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為第一定位固定槽,第二定位部為第二定位固定槽,第一安裝部為第一定位固定銷,第二安裝部為第二定位固定銷;所述第一定位固定銷設置于第一定位固定槽內,第二定位固定銷設置于第二定位固定槽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動力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固定槽和第二定位固定槽均為“U”型槽。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動力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電池前支架一端為第一定位部,另一端具有第一定位孔;動力電池后支架一端為第二定位部,另一端具有第二定位孔;
動力電池前支架通過第一固定孔與備胎池前橫梁固定連接,動力電池后支架通過第二固定孔與備胎池后橫梁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動力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電池前支架與備胎池前橫梁形狀相適應,動力電池后支架與備胎池后橫梁形狀相適應。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動力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電池前支架與備胎池前橫梁之間填充有前緩沖塊,所述動力電池后支架與備胎池后橫梁之間填充有后緩沖塊。
9.根據權利要求4、5、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動力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電池前支架和動力電池后支架均焊接于動力電池底部。
10.一種汽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車身主體和動力電池組件,所述車身主體包括沿車身前后方向設置的左后縱梁和右后縱梁;所述動力電池組件為權利要求1-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動力電池組件,所述備胎池前橫梁一端固定于左后縱梁上,另一端固定于右后縱梁上;備胎池后橫梁一端固定于左后縱梁上,另一端固定于右后縱梁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0577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的前部結構
- 下一篇:一種確定抽水型巖溶塌陷致塌臨界地下水位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