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粽子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50856.6 | 申請日: | 2013-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370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溫國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國輝 |
| 主分類號: | A23L1/10 | 分類號: | A23L1/10;A23L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吳開磊 |
| 地址: | 571523 海南*** | 國省代碼: | 海南;6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粽子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粽子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粽子又稱“角黍”、“筒粽”,是端午節漢族的傳統節日食品,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傳說是為紀念屈原而流傳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根據地域不同,粽子的原料和口感也有所不同,通常的粽子是在糯米中加入大棗或者紅豆,然后用箸葉(粽葉)將其包裹嚴,用繩子扎緊,即成型為初期的生粽子。需要烹飪為熟粽子時,將包好的生粽子放在蒸鍋中蒸/煮半個小時左右,出鍋即可。
具體地,粽子一般的烹飪方法為:
將糯米淘洗干凈,備用;
將大棗或者紅豆洗凈,和糯米放在一起拌勻,備用;
將粽葉洗凈,放入鍋內煮約半小時取出,備用;
取泡好洗凈的粽葉三四片擺齊,卷成圓錐形的筒,放入拌好的糯米和紅
豆,或者糯米和大棗包成粽子形狀,用繩扎緊;
將包好的粽子放在鍋內,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后,改用小火燜一會
兒,即可食用。
存在的問題在于:粽子的主料是糯米,而糯米不易消化,尤其對于腸胃功能較弱的人群,粽子成為其想吃又不能吃的美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粽子及其制作方法,以解決上述的問題。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粽子,按重量份數計,由以下原料制成:20-40份糯米、1-3份五花肉、2-5份椰子肉、1-3份食鹽、5-10份大蒜油、1-3份白糖、1-2份胡椒粉、1-3份醬油、1-2份耗油、0.2-0.5份草寇的莖、0.0002-0.0003份沙姜和1-2份粽葉。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粽子,在糯米中同時加入五花肉和椰子肉,使得制作的粽子不僅具有五花肉的濃郁香味,同時具有椰子肉的清香,通過食鹽、大蒜油、白糖、胡椒粉、醬油、耗油的調制,使其更加香味獨特,肥而不膩,糯而不爛。尤其,其中因為草寇具有燥溫祛寒,除痰截瘧,健脾暖胃的功效,加入的草寇的津液尤其能夠起到健胃消食的功效。而且,將沙姜粉拌入五花肉中,能夠解膩的同時,還能夠有助于在蒸煮粽子時,促進五花肉的熟爛,而且也能促進食用者的消化吸收。
一種粽子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準備粽葉:將粽葉蒸煮4小時后拿出來清洗晾干;
制作餡料:將所述糯米用清水泡4-5小時后撈出;將所述椰子肉去成絲椰蓉炒干;將五花肉切成0.2-0.3克重的小塊;將所述沙姜磨成細粉并和所述五花肉攪拌均勻;100斤所述五花肉中加入20-30克所述沙姜的細粉;
在浸泡好的所述糯米中加入大蒜油和食鹽,100斤糯米加入25-30斤的大蒜油,食鹽680-720克攪拌均勻;
將所述草寇的莖磨出汁液加入所述糯米中;
再加入拌有所述沙姜的細粉的五花肉,炒干的絲椰蓉、白糖、胡椒粉、醬油、耗油、草寇莖的汁液攪拌均勻;
制作生粽子:將所述粽葉折成漏斗狀,將制作好的餡料裝入粽葉中,并放入1-2塊切成塊的五花肉,包緊包嚴,并用麻繩綁緊;
制作熟粽子:將制作的生粽子放入蒸鍋中大火蒸半小時,再轉入小火蒸2-3小時。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粽子的制作方法中,現將糯米用清水浸泡之后,使得糯米中吸收入一定量的水分,在之后的蒸制過程中糯米更容易被蒸爛。其次,將椰子肉去成絲椰蓉,并將其炒干,能夠避免直接將椰肉加入粽子中在蒸的過程中,椰子肉中過多的水分流出,使得粽子稀軟,同時,在炒制的過程中,還能夠使得椰子肉的清香充分地揮發出來。
先加入大蒜油和食鹽能夠使得糯米先入味,之后再加入其余配料進行調味,使得粽子的口感更加均勻、且豐富濃郁。為了能夠使得粽子不僅具有健胃消食的功效,同時不會影響粽子的口感,將草寇的莖研磨,并將研磨出的汁液加入粽子中,這樣能夠使得草寇的莖的汁液和糯米以及其余配料混合均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粽子的制備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一種粽子,按重量份數計,由以下原料制成:20-40份糯米、1-3份五花肉、2-5份椰子肉、1-3份食鹽、5-10份大蒜油、1-3份白糖、1-2份胡椒粉、1-3份醬油、1-2份耗油、0.2-0.5份草寇的莖、0.0002-0.0003份沙姜和1-2份粽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國輝,未經溫國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5085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 下一篇: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