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3G的純電動客車監控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731943.7 | 申請日: | 2013-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472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吳剛;石春;秦琳琳;付賢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N7/18 | 分類號: | H04N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鄭立明;趙鎮勇 |
| 地址: | 230026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3g 電動 客車 監控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監控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3G的純電動客車監控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能源日益枯竭,人類面臨著無油可用的困境。此外,因為使用化石燃料帶來的污染、全球變暖等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在不斷增加。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契機。新能源汽車因其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甚至無污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世界各國包括中國都推出了各種政策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新能源汽車作為我國的發展戰略,還處于研發和小批量生產階段,離大規模的推廣和應用還有較大的差距。新能源客車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技術積累相對較弱,難免存在技術缺陷。所以導致電動汽車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都不如傳統的燃油汽車。所以對新能源汽車的電機狀態、電池狀態等進行監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然而,現有技術中的監控系統實時性較差且功能較單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3G的純電動客車監控系統,通過3G網絡傳送本地音視頻數據,確保了數據的實時性。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基于3G的純電動客車監控系統,該系統包括:主控制模塊,以及分別與該主控制模塊相連的3G數據收發模塊、音視頻采集壓縮模塊與CAN數據采集模塊;
其中,所述音視頻壓縮采集模塊,用于采集音視頻數據并進行相應的壓縮處理;
所述CAN數據采集模塊,用于采集CAN網絡數據;
所述主控制模塊,用于對所述音視頻數據與CAN網絡數據進行預處理并發送至所述3G數據收發模塊;
所述3G數據收發模塊,用于將所述主控制模塊發送的數據通過3G網絡發送至遠程服務器。
進一步的,所述主控制模塊包括:多核多媒體處理器。
進一步的,該系統還包括:用于存儲引導程序、系統內核、CAN網絡數據與音視頻數據且與所述主控制模塊相連的存儲模塊。
進一步的,所述存儲模塊包括:掉電易失與非易失存儲芯片。
進一步的,該系統還包括:用于獲取當前客車的地理位置且與所述主控制模塊相連的GPS模塊。
進一步的,該系統還包括:用于進行畫面顯示且與所述主控制模塊相連的液晶顯示屏;以及,用于對系統進行操作控制且與所述主控制模塊相連的觸摸屏控制器。
進一步的,該系統還包括:用于利用以太網進行數據收發且與所述主控制模塊相連的以太網收發器。
進一步的,所述音視頻采集壓縮模塊包括:音頻AD轉換器與視頻AD轉換器,用于將采集到的音視頻數據進行模數轉換或整流處理。
進一步的,該系統還包括:用于為系統提供電源且與所述主控制模塊相連的電源模塊。
進一步的,所述電源模塊包括:可調式的線性穩壓器。
由上述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利用高性能的處理器,實現對音視頻數據的實時處理,并通過3G網絡傳送數據,從而提高了數據的實時性;另外,針對純電動大客車的特點,集成相關模塊,實現了電池、電機等特有數據的采集與處理;本系統各個單元集成度高,可以完成模擬信號的采集和數字信號的輸出控制,和大量外設的控制,并且能保證音視頻的壓縮速度和質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基于3G的純電動客車監控系統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基于3G的純電動客車監控系統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以太網接口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GPS模塊的內部電路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CAN數據采集模塊的內部電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未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3194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