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泊車裝置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721805.0 | 申請日: | 2013-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231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均;姜廣衛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W30/06 | 分類號: | B60W3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張曉霞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泊車 裝置 系統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泊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泊車裝置及系統。
?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達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已經成愈來愈多人的代步工具。車輛增多,停車空間緊張,停車位則愈來愈小。如何在如此緊湊的空間停車成為一個不小的問題。
現有的輔助泊車技術,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倒車可視攝像頭:在車輛側面、后面裝設攝像頭,在駕駛室通過顯示屏,直觀查看車身所處環境,輔助車主倒車時避免碰撞。
二、倒車雷達:在車輛側面、后面裝設光學探測裝置,通過聲音報警的模式,提示車主倒車時避免碰撞,例如,車輛移動時,報警的聲音越急促,表示愈來愈接近碰撞物體。
目前的泊車裝置大多是基于輔助功能,具體的汽車由人操作,要求汽車的駕駛技術好,存在的人為因素較多,有較大的幾率發生碰撞。
?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泊車裝置及系統,只需幾步簡單手動操作步驟即可完成自動泊車。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自動泊車裝置,包括:
一CPU;
及分別與CPU相連的電源模塊及測距傳感器;
所述CPU用于根據傳感器及汽車ECU提供的車身姿態信息,計算運行路線;所述電源模塊用于提供電源給CPU;
所述測距傳感器用于獲取車輛與周圍物體的距離信息,提供給CPU計算運行路線。
進一步優選地,還包括與CPU相連的轉角傳感器,所述轉角傳感器用于檢測車輛的轉角。
進一步優選地,還包括與CPU相連的車速傳感器,所述車速傳感器用于檢測車輛的速度。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電源模塊采用兩片LM2576電源芯片。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車身姿態信息包括車輛的轉角信息、速度信息及距離信息。
一種自動泊車系統,包括:
一自動泊車裝置及汽車ECU;
所述自動泊車裝置與汽車ECU建立通訊連接;
自動泊車裝置用于根據車身姿態信息計算運行路線,并傳送給汽車ECU;汽車ECU根據接收到的運行路線信息,控制車輛動作,按運行路線行駛。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自動泊車裝置包括:
一CPU;
及分別與CPU相連的電源模塊及測距傳感器;
所述CPU用于根據傳感器及汽車ECU提供的車身姿態信息,計算運行路線;所述電源模塊用于提供電源給CPU;
所述測距傳感器用于獲取車輛與周圍物體的距離信息,提供給CPU計算運行路線。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自動泊車裝置還包括與CPU相連的轉角傳感器,所述轉角傳感器用于檢測車輛的轉角。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自動泊車裝置還包括與CPU相連的車速傳感器,所述車速傳感器用于檢測車輛的速度。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車輛動作包括車輛前進、后退、轉角、剎車、供油動作。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提供的自動泊車裝置及系統,通過車輛周身的傳感器獲取距離信息并由自動泊車裝置的CPU計算停車位時的運行路線,通過汽車ECU控制汽車運動,駕駛員只需幾步簡單手動操作步驟即可完成自動泊車,安全方便快捷。
?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自動泊車裝置原理框圖;
圖2為本發明自動泊車系統原理框圖。
?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請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的自動泊車裝置,包括:
一CPU;
及分別與CPU相連的電源模塊、車速傳感器、測距傳感器及轉角傳感器;
CPU用于根據傳感器及汽車ECU提供的車身姿態信息,計算運行路線;
所述車身姿態信息包括車輛的轉角信息、速度信息及距離信息。
測距傳感器用于獲取車輛與周圍物體的距離信息,提供給CPU計算運行路線;
轉角傳感器用于檢測車輛的轉角;
車速傳感器用于檢測車輛的速度;
電源模塊用于提供電源給CPU,采用兩片LM2576電源芯片。
請參閱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的自動泊車系統,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218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直線跟蹤式灌裝機旋轉機構
- 下一篇:天然氣井蓋啟閉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