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黃錫礦結構Cu2FeSnS4粉末材料及其液相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93429.9 | 申請日: | 2013-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41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周繼承;葉支斌;王云云;劉涵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G49/10 | 分類號: | C01G49/10;H01L3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錫礦 結構 cu sub fesns 粉末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太陽光伏電池用原材料制備方法領域,涉及一種黃錫礦結構Cu2FeSnS4粉末材料及其液相制備方法,該黃錫礦結構Cu2FeSnS4粉末材料應用于CFTS薄膜太陽能電池吸收層。
背景技術
面對著能源問題和與日俱增的化石燃料燃燒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太陽能電池的開發已成為解決能源和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隨著光伏組件的廣泛使用,提高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降低成本是目前光伏發電的主要問題。
在眾多的太陽能電池中,CuIn1-xGaxSe(CIGS)和CdTe薄膜太陽電池由于具有高效率、性能穩定等優點,受到廣泛關注,并且在薄膜電池商品化進程中處于領先地位。但是,由于In、Ga、Te為稀有元素,Se、Cd有毒,其商業化產量受到了限制。銅鐵錫硫(Cu2FeSnS4,英文縮寫為CFTS)具有黃錫礦結構,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太陽電池吸收層材料。其禁帶寬度與半導體太陽電池所要求的最佳禁帶寬度(1.5eV)十分接近,并且具有較大的吸收系數(可達104cm-1),銅鐵錫硫中的元素銅、鐵、錫、硫地球儲量均非常豐富。另外,它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污染,不含有毒成分,已成為替代銅銦鎵硒太陽電池吸收層的最佳候選材料之一。
對于制造Cu2FeSnS4太陽能電池,首先也是關鍵的一步是合成高質量的Cu2FeSnS4,然而到目前為止,Cu2FeSnS4制備方面的報道還很少。因此,提出一種可以大量制備,成本低廉,環境友好的Cu2FeSnS4的制備方法,對于本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新的黃錫礦結構Cu2FeSnS4粉末的液相制備方法,該黃錫礦結構銅鐵錫硫粉末材料的液相制備方法綠色無污染,反應時間短,所需溫度低,操作簡便,成本低廉,適合Cu2FeSnS4粉末的大規模生產。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黃錫礦結構Cu2FeSnS4粉末的液相制備方法,以有機混合溶劑或有機單一溶劑為載體,在常壓下用液相回流法合成Cu2FeSnS4粉末。
包括以下步驟:
1)將原料CuCl2·2H2O、FeCl3·6H2O、SnCl4·5H2O、硫脲按摩爾比稱取后放入圓底三口燒瓶中混合,然后加入混合有機溶劑或單一有機溶劑;
2)將上述圓底三口燒瓶通入氮氣做保護氣,置于恒溫油浴中加熱至200-250℃,并保持0.5-12小時,隨后自然冷卻至室溫;
3)最后收集冷卻后的產品,使用無水乙醇和蒸餾水依次洗滌,然后過濾,干燥,得到黑色粉末。
所述的步驟1)中加入的有機混合溶劑優選為乙二醇-三乙烯四胺,其中乙二醇與三乙烯四胺的體積比為0.5-1:1,有機單一溶劑優選為三乙烯四胺。
當步驟1)中稱取2-10mmolCuCl2·2H2O,1-5mmolFeCl3·6H2O,1-5mmolSnCl4·5H2O,4-20mmol硫脲時,有機混合溶劑或有機單一溶劑的用量為20-80ml。
步驟1)中CuCl2·2H2O、FeCl3·6H2O、SnCl4·5H2O、硫脲的摩爾比優選為2:(1-1.5):(1-1.5):(4-5)。
步驟3)中,最后收集冷卻后的產品,依次使用無水乙醇和蒸餾水各洗滌5-7次,然后過濾,置于干燥箱中以40-80℃干燥2-10h,得到黑色粉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9342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腸粘連的中藥組合物
- 下一篇:一種淺水封防臭地漏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