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部分氣墊支撐淺吃水高速雙體船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90029.2 | 申請日: | 2013-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232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鄒勁;汪玉;孫寒冰;李平;楊靜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B1/38 | 分類號: | B63B1/38;B60V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部分 氣墊 支撐 吃水 高速 雙體船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船,具體地說是雙體船。
背景技術
全墊升氣墊船四周用尼龍等物料圍成一個軟性的圍裙,利用風機把空氣充入底部形成氣墊,推進則多數使用空氣螺旋槳或噴氣方式。全墊升氣墊船具備兩棲能力,可以在陸上行走。氣墊的作用大大減小了運動阻力,提高了船的行駛速度,但是壓縮空氣噴出后向四周逸散,掀起相當大的波浪,濺起大量水花,這要消耗不少能量。所以,船雖然提高了速度,但是需要的馬力也是很大的。同時氣墊船耐波性較差,在風浪中航行失速較大,操縱性很差。
雙體船有寬大的甲板面積、空間,同時可以比較方便的獲得較高的航速,每個片體更加瘦長,從而減小了高速時的興波阻力,使其可以適應較高航速的要求。由于雙體船的寬度比單體船大得多,其橫穩性明顯優于單體船,且具有承受較大風浪的能力;雙體船不僅具有良好的操縱性,而且還具有阻力峰不明顯、裝載量大等特點,與同噸位的單體船相比,雙體船的總寬度較大,因而往往有更大的甲板面積和艙室容積,尤其適合于裝載那些體積很大而重量不大的低密度貨物,可以具有較高的運輸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將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性能較好地結合起來的部分氣墊支撐淺吃水高速雙體船。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部分氣墊支撐淺吃水高速雙體船,其特征是:包括片體、垂直翼、首氣囊、尾氣囊、連接橋,所述的片體有兩個,連接橋固定在兩個片體之間,連接橋包括上、下兩層板組成的中空結構,其中空結構形成增壓室,垂直翼固定在連接橋的底部,兩個片體以及連接橋的底部所形成的空間構成氣墊艙,兩個片體、連接橋、垂直翼組成船體支架,首氣囊和尾氣囊分別安裝在船體支架的首尾兩端,船體支架的首端還安裝首跳板,連接橋的下層與片體相連的部位設置倒角,倒角上設置通氣孔,增壓室里的氣體通過通氣孔噴入氣墊艙形成氣墊,從而抬高船體支架減小吃水深度。
本發明還可以包括:
1、首氣囊包括首囊袋和囊指,首囊袋一部分與首跳板下表面相連,另一部分與連接橋下表面相連,首囊袋與連接橋相連處設置有貫通首囊袋與增壓室的氣孔,囊指安裝在首囊袋底部,在囊指與首囊袋相連處設置有貫通首囊袋和氣墊艙的氣孔。
2、首氣囊包括囊指,囊指與連接橋底面相連,在連接橋底面與囊指相連處設置有貫通增壓室和氣墊艙的氣孔。
3、尾氣囊與連接橋下表面相連,且尾氣囊夾在兩側片體之間與并片體相連,尾氣囊上均勻布置出氣孔和進氣孔,增壓室氣體經由進氣孔注入尾氣囊,穿過出氣孔后注入到氣墊艙內。
4、倒角下面的片體內側為一豎直的平面,該平面下側的片體向內彎折突出;片體橫截面下部的輪廓線包括底滑行線和斜滑行線,底滑行線從距船體支架首部1/10片體長處至船體支架尾部處組成的底滑行面為平面,底滑行線從距船體支架首部1/10片體長處至船體支架首部處組成的底滑行面為上升延伸的曲面;斜滑行線與水平面成5°-30°角;底滑行線與斜滑行線連接處有一折角線;斜滑行線與片體橫截面外側部輪廓線之間有兩條折角線,該兩條折角線之間有一瘦長型壓浪面。
5、垂直翼底部端面形狀為中間是矩形,沿縱向向兩側延伸漸變收縮;頂部端面形狀為瘦長型條狀,從中間部位沿縱向向兩側延伸收縮;底部端面與連接橋下層連接,并向頂部端面光滑收縮過渡;底部端面周圍均勻布置透氣孔;
所述垂直翼包括短垂直翼或長垂直翼兩種形式:當垂直翼采用短垂直翼時,短垂直翼沿縱向布置在氣墊艙的中部位置,氣墊艙的長寬比在5-15之間;當垂直翼采用長垂直翼時,長垂直翼沿縱向貫穿氣墊艙,當長垂直翼為一個時,將氣墊艙分隔成兩塊,氣墊艙的長寬比在4-20之間,當長垂直翼為兩個時,將氣墊艙分隔成三塊,氣墊艙的長寬比在6-30之間。
本發明的優勢在于:本發明在墊升狀態航行時濕表面積極大地減少,因而摩擦阻力減小。吃水小能夠較大幅度地拓寬航行區域。同時,高速航行時氣墊還具有明顯的緩沖、減振、減少砰擊的作用,大大提高了適航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采用短垂直翼時的底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采用長垂直翼時的底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采用短垂直翼、帶首囊袋的縱剖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采用長垂直翼、不帶首囊袋的縱剖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前視圖;
圖6為本發明后視圖;
圖7為本發明半剖軸測圖;
圖8為本發明船舯橫剖外輪廓圖;
圖9為本發明氣體流通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程大學,未經哈爾濱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9002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