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變形履帶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86029.5 | 申請日: | 2013-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931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林創澤;莫海軍;黃文立;卿桂彬;葛代平;賴文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2D55/26 | 分類號: | B62D55/26;B62D55/08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變形 履帶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履帶車,尤其是一種履帶車輪間寬度和車體重心高度可以根據不同地形做出調整的變形履帶車。
背景技術
傳統的履帶車可以利用與地面間的大接觸面獲得較高穩定性,但地形適應性較差,增加履帶條數可使履帶車更好地適應地形,但這樣就增加了自重并使結構復雜,使操縱復雜化。如果能使履帶的外形根據不同的地形做出調整,并且增大履帶間距即車體寬度,調節車體重心,那么車體就可以更加平穩地通過較陡峭的路面和上下坡。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履帶車不能及時發生變化以適應不同的地形,本發明提供一種可變形履帶車,采用平行四邊形機構、螺旋傳動機構,液壓柱的液壓傳動,具有良好的地形適應能力,在陡峭的路面、斜坡等地形,履帶車可以通過變形,使履帶輪間的寬度增加,降低履帶車重心高度,并且可以調節重心的位置,以保持較大的抓地力和穩定性,從而平穩通過。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變形履帶車,包括底盤,所述底盤兩側對稱地設置有履帶行進機構,所述履帶行進機構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的上端通過螺釘活動鉸接在第一連桿上,下端通過螺釘分別活動鉸接在兩個V型支架頂角部,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中段還通過螺釘活動連接有第二連桿,所述第一連桿上還設置有承重輪,所述V型支架的兩個底角部設置有驅動輪,各驅動輪之間還連接設置有第三連桿,所述履帶繞設在驅動輪和承重輪上;
所述底盤上設置有履帶間距調整機構,所述履帶間距調整機構包括由電機驅動的主動齒輪、對稱地設置在主動齒輪兩側與主動齒輪相嚙合的從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兩端連接設置有旋向相反的螺桿,所述螺桿與所述第二連桿上的螺紋孔相配合,所述從動齒輪由軸承座活動支撐。
進一步地,所述底盤的底部設置有可伸縮的液壓柱。
通過電機帶動驅動輪的運動,可以實現履帶車整體的前進運動。
當遇到顛簸路面時,液壓柱通過液壓傳動可將履帶車整體撐起,進而由電機帶動第一曲柄轉動,進而帶動平行四邊形機構的擺動,實現履帶車整體重心高度的調節。
主動齒輪由電機帶動轉動,進而帶動從動齒輪及螺桿運動,實現履帶車輪的軸向運動,可將履帶行進機構向外推出或縮進,實現履帶車輪間寬度的調節。通過調節履帶車整體重心的高度及履帶車輪間的寬度,可以提高履帶車行進的穩定性,更好地適應陡峭的路面和上下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履帶車的車輪間的寬度和整體車身的重心高度可以根據不同地形做出有效、適當的調整,使車體始終保持穩定,而且具有結構簡單、機動性高、低成本、操作方便等特點,在其上加載監視設備、機械手臂等裝置可廣泛運用于偵察、排爆、搶險等領域,應用價值巨大,市場前景廣闊。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可變形履帶車的整車示意圖。
圖2是未安裝履帶的整車示意圖。
圖3是履帶驅動和車體高度變形機構示意圖。
圖4是履帶輪間寬度變形機構結構圖。
圖5是液壓桿機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為:101.底盤,102.螺釘,103.履帶,201.驅動輪,202.承重輪,203.主動齒輪,204.從動齒輪,301.第一曲柄,302.第一連桿,303.第二曲柄,304.螺桿,?305.液壓柱,401.第二連桿,402.軸承座,403.V型支架,404-第三連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發明目的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實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贅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實施例。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可變形履帶車,包括底盤101,所述底盤101兩側對稱地設置有履帶行進機構,所述履帶行進機構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曲柄301和第二曲柄303,所述第一曲柄301和第二曲柄303的上端通過螺釘102活動鉸接在第一連桿302上,下端通過螺釘102分別活動鉸接在兩個V型支架403頂角部,所述第一曲柄301和第二曲柄303中段還通過螺釘102活動連接有第二連桿401,所述第一連桿302上還設置有承重輪202,所述V型支架403的兩個底角部設置有驅動輪201,各驅動輪201之間還連接設置有第三連桿404,所述履帶103繞設在驅動輪201和承重輪202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860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細紗機皮輥
- 下一篇:用于AI儀表的線性電流輸出模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