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型運輸類飛機噪聲合格審定等效試飛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651658.4 | 申請日: | 2013-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598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選民;梁相文;張躍林;張曉亮;宋國智;李新霞;李小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H17/00 | 分類號: | G01H17/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89***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型 運輸 飛機 噪聲 合格 審定 等效 試飛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飛機試飛技術,具體涉及一種是大型運輸類飛機噪聲合格審定等效試飛方法。
背景技術:
大型運輸類飛機噪聲合格審定試飛目前在國內尚未進行過,原始試飛方法需要在機場附近布置12個噪聲測量點,飛越和橫側噪聲測量時,飛機每次以最大起飛重量,最大起飛功率進行起飛試驗,進場噪聲測量時,飛機必須以最大著陸重量進行著陸試驗。并且該方法需要在試飛機場本場飛行,影響機場其它飛行人物。試驗中需要布置十二個噪聲測量點,每個噪聲測量點需要進行基本建設,配置測試儀器人員,浪費大量人力、物力資源。試驗中要求每次飛機必須以最大起飛重量起飛或最大著陸重量著陸,進行一次噪聲測量,浪費大量飛行架次,試飛周期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
提出一種滿足CCAR36部《航空器型號和適航合格審定噪聲規定》的要求,并能夠大幅減少噪聲測量點、減少飛行架次,節省大量儀器設備,縮短試飛周期的大型運輸類飛機噪聲合格審定等效試飛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大型運輸類飛機噪聲合格審定等效試飛方法,在機場地面跑道中心延長線的垂直方向對稱布置三個噪聲測量點,使用航跡切入法進行適航噪聲飛行試驗,
其中,根據飛機性能數據事先確定好參考飛行航,飛機起飛后,進入航跡切入點設置好發動機的功率、飛行高度和速度,按照參考航跡進行飛行試驗,并在噪聲測量點上方達到預定高度,進行噪聲測量,完成后復飛拉起,重復進行下一次飛行試驗,在整個試驗過程中,飛機一直保持飛行。
兩側測量點距離跑道中心延長線的距離為450米。
本發明為大型運輸類飛機噪聲合格審定等效試飛方法,具體試飛過程如下:
步驟1:測量點布置
在飛機跑道中心延長線上布置一個飛越噪聲測量點,在飛越噪聲測量點兩側對稱位置,距跑道中心線450米布置兩個橫側噪聲測量點,在噪聲測量點1.8公里內布置一個氣象測量點,在機場附近,距噪聲測量點500米以外設置航跡和飛參監測點;
步驟2:計算基準飛行航跡
根據飛機性能數據計算出參考飛行航跡;
根據飛機的起飛性能和飛機飛越噪聲測量點上方的高度,計算出同一目標飛行高度,發動機功率從最大起飛功率到70%的10個起飛噪聲飛行參考航跡;
根據飛機的起飛性能計和飛機飛越噪聲測量點上方的高度,計算出不同目標飛行高度,最大起飛功率下的10個橫側噪聲飛行參考航跡,
根據飛機的著陸性能計算出同一飛行高度,發動機功率從77%到64%的10個進場噪聲飛行參考航跡;
步驟3:飛行試驗
使用航跡切入法,按照事先確定的基準飛行軌跡進行飛越、橫側和進場噪聲飛行試驗;
步驟4:飛行數據處理
使用等效數據處理方法對噪聲測量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計算得到審定噪聲級及其置信度為90%的置信區間。
步驟3中的飛行試驗包括飛越、橫側和進場飛行。
起飛噪聲試飛時,不同架次試飛在測量點上方的高度保持一致。
橫側噪聲試飛時,不同架次試飛在測量點上方的高度差為預先設定的值。
進場噪聲試飛時,不同架次試飛在測量點上方的高度保持一致。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本發明大型運輸類飛機噪聲合格審定等效試飛方法噪聲測量時,大幅減少噪聲測量點,從原始試飛方法的十二個減少到等效試飛方法的三個,所需的噪聲測試設備和測試人員大量減少,節省了大量測試資源和試驗場地建設費用。而且試驗場地選擇靈活,可以不影響本場其它型號飛行任務。飛機不必每次起飛著陸,一個架次可以進行5-8次噪聲測量,減少大量飛行架次,節約試飛經費。大大縮短試飛周期,減少發動機壽命,節省飛行試驗資源和寶貴試飛時間。數據處理和分析方法使用等效程序更加簡單、快捷、準確。得到的試驗結果與原始試驗方法一致,并且獲得了FAA和CAAC的批準。
附圖說明
圖1給出了一個典型的起飛等效試飛程序;
圖2給出了一個典型的進場等效試飛程序;
圖3給出飛越噪聲測量參考航跡飛行剖面;
圖4給出橫側噪聲測量參考航跡飛行剖面;
圖5給出進場噪聲測量參考航跡飛行剖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三種飛行試驗作為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更為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飛越噪聲測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未經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5165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