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驗用防燙套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44707.1 | 申請日: | 2013-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374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皮妍;喬曉京;蔣科技;董志強;陳一茗;張丹;段煜竹;喬守怡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1D19/015 | 分類號: | A41D19/01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陸飛;盛志范 |
| 地址: | 2004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驗 用防燙套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實驗室用防燙套,其特征在于由接觸套、護手套和懸掛環組成,其中,所述接觸套為截面呈半圓的長條形,所述護手套有2個,分別為半球弧形,所述懸掛環為中間具有孔的圓環,設置于護手套端部;所述接觸套中間部分為折疊部,折疊部具有若干條垂直的折棱,外表面的為凸棱,內表面的為凹棱,所述接觸套兩端半圓處與2個半球弧形護手套組合形成中空的弧形空腔;兩端的空腔中,一個空腔為全空,另外一個空腔由兩塊橫隔套將其隔成三個小空腔;所述接觸套半圓部分外表面具有縱橫交錯的小突起,所述接觸套半圓部分內表面具有交錯排列的圓柱突起,圓柱突起的頂部具有內凹的圓坑,從而形成類似吸盤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室用防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護手套為90度至180度圓心角對應的球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室用防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部跨度為整個接觸套長度的1/10至1/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室用防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塊橫隔套呈“八”字形排布,使隔成的三個小空腔中,中間一個小空腔口小而里面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室用防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套半圓部分內表面的圓柱突起的高度為0.2-0.5cm,圓柱的中心線的間距為圓柱的直徑的2-3倍,圓柱突起在接觸套的內表面上均勻分布,圓柱突起的頂部的內凹的圓坑直徑小于圓柱突起的圓柱面的直徑,圓柱突起頂部的圓坑的圓心處于圓柱突起的中心線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室用防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套的長度略大于成人的手掌長度,接觸套的寬度略大于成人的除拇指外的四指的寬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室用防燙套,其特征在于上下對稱,左右手均可操作。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室用防燙套,其特征在于由耐高溫橡膠材料制成,并在接觸套內、外表面中間夾有一層與接觸套相同形狀的反輻射材料。
9.?如權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實驗室用防燙套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對高溫器皿進行移取操作時,操作者先根據實驗室安全準則戴上普通防護手套,將操作手的大拇指伸進一端護手套的三個空腔的任意一個,然后將其余四個手指伸進另一端的大空腔中;接著,彎曲手指合攏手掌,使整個接觸套向內表面彎曲;調整手指、手掌的角度,使接觸套內表面包圍的空間與需要移取的器皿相契合,移動手臂,用接觸套內表面的圓柱突起接觸三角瓶等高溫器皿,使盡可能多的圓柱突起接觸器皿表面,手指上施加一定的壓力,握住該器皿,并根據接觸套傳遞過來的感覺適當調整手握的力度,即可以進行移取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未經復旦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4470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