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萬向排擋桿測試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631414.X | 申請日: | 2013-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776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龔紅兵;張釗;姚烈;張家寧;梅愛群;周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07 | 分類號: | G01M17/007;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建新;嚴志軍 |
| 地址: | 201203 中國上海市張***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萬向 排擋 測試 裝置 |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排擋桿測試裝置,特別地,涉及一種萬向排擋桿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有技術中,可以采用人工方式或機械方式測試進行車輛的排擋操縱力測試。然而,無論是那種測試方式,在進行測試時,通常需要拆卸掉排擋桿的球頭或者破壞球頭(對于無法拆卸的球頭而言),以加長桿件,從而實現(xiàn)連接。一方面,這種破壞性測試與用戶的實際使用情況存在差異、測試效果不準確,另一方面,對于人工測試而言,會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觀性評價,這也會帶來偏差。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萬向排擋桿測試裝置,以解決測試準確性的問題。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萬向排擋桿測試裝置,包括:第一旋轉部、第二旋轉部、平動部和壓力傳感器;平動部沿豎直方向上下移動;第二旋轉部通過軸承分別與平動部和第一旋轉部樞接;第一旋轉部的樞轉軸線、第二旋轉部的樞轉軸線與平動部的移動軌跡兩兩正交;第一旋轉部開設有對稱的安裝孔,壓力傳感器插設于安裝孔中。
可選地,第一旋轉部為第一旋轉圈;第二旋轉部為第二旋轉圈;平動部為驅動叉。
可選地,第一旋轉圈樞接于第二旋轉圈內側;驅動叉樞接于第二旋轉圈外側。
可選地,還包括:具有可調側隙的球頭夾持件以及能夠調節(jié)可調側隙的緊固件,壓力傳感器的凸頭抵住球頭夾持件。
可選地,球頭夾持件上環(huán)繞設有導槽,壓力傳感器的凸頭插接入導槽中。
可選地,壓力傳感器為四個,四個壓力傳感器的凸頭間隔均勻地頂置于導槽中。
可選地,壓力傳感器通過襯套插設于安裝孔中。
使用本發(fā)明的萬向排擋桿測試裝置,通過使第二旋轉部分別與第一旋轉部和平動部樞接,并限定其運動軌跡與樞轉軸線的正交關系,以及通過設于其上的壓力傳感器,實現(xiàn)了機械可控地使排擋桿全方位移動,替代了人工測試的方式;并且該結構合理地固定了排擋桿球頭,無需破壞球頭即可開展測試,重復性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萬向排擋桿測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萬向排擋桿測試裝置的運動方向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萬向排擋桿測試裝置的球頭夾持件與排擋桿球頭的連接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萬向排擋桿測試裝置的壓力傳感器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5是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萬向排擋桿測試裝置的球頭夾持件與壓力傳感器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給出了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萬向排擋桿測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包括第一旋轉圈20、第二旋轉圈30、驅動叉40、球頭夾持件50及壓力傳感器60(圖1未示出,在圖4與5中會詳細說明);對于待測試的排擋桿10,在其球頭外首先套設上球頭夾持件50,球頭夾持件50為可調直徑的環(huán)狀結構,并在調節(jié)完直徑后通過緊固件52來使球頭夾持件50保持住該直徑,從而以容納不同直徑的球頭,使其具有更廣泛的實驗應用范圍;在球頭夾持件50外抵設有壓力傳感器(圖1中未示出,在圖4與圖5中詳細說明);并套設有第一旋轉圈20,該第一旋轉圈20上開設有對稱的安裝孔,以允許壓力傳感器穿過并被緊固在其中,第一旋轉圈20通過壓力傳感器而與球頭夾持件50固定住;隨后,第一旋轉圈20通過軸承樞接于第二旋轉圈30的內側,驅動叉40通過軸承樞接于第二旋轉圈30的外側,通過第一旋轉圈20、第二旋轉圈30以及驅動叉40的運動,帶動排擋桿10能夠全向運動。
如圖2所示,給出了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萬向排擋桿測試裝置的運動方向示意圖。圖中定義了正交直角坐標系X、Y、Z。驅動叉40可沿Z軸上下平動,第一旋轉圈20可沿X軸樞轉,第二旋轉圈30可沿Y軸樞轉,并且第一旋轉圈20的樞轉軸線、第二旋轉圈30的樞轉軸線及驅動叉40的運動軌跡兩兩正交。三者配合使得該萬向排擋桿測試裝置可以在全范圍內運動。值得注意的是,此處所述的全范圍僅代表排擋桿通常的運動范圍,而非指其可以沿整個球面運動。同樣由此可知,本發(fā)明的萬向排擋桿測試裝置須包括第一旋轉部、第二旋轉部和平動部,而無需限制旋轉部的結構必須為旋轉圈和/或平動部的結構必須為驅動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3141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