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結冰信號傳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07089.3 | 申請日: | 2013-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4867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22 |
| 發明(設計)人: | 姚剛;郭晰;張偉;張艷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4D15/20 | 分類號: | B64D15/2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89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結冰 信號 傳感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航空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新型結冰信號傳感器。
背景技術
傳統的氣動式結冰信號傳感器無法將結冰堵塞和灰塵堵塞區分,當灰塵堵塞進氣孔時,信號燈也一直亮,造成傳統的結冰信號傳感器虛警率高,迫切需要對其進行適應性改進。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工作可靠、維護方便、無需人工干預的、虛警率低的結冰信號傳感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結冰信號傳感器,其包括插座1、接觸點2、靜壓室3、膜盒4、動壓室5、靜壓孔6、管頭加熱器7、進氣孔8、電源9、彎管殼體10及信號燈11,其中,進氣孔8設置在傳感器的頭部,與動壓室5連通,動壓室5承受進氣孔8流入的氣流總壓,靜壓孔6設置在傳感器的側面,與靜壓室3連通,靜壓室3承受靜壓孔6流入的氣流靜壓,在進氣孔8后部設置有管頭加熱器7,膜盒4為電導體,通過膜盒4內外靜壓室3與動壓室5兩邊的壓差來自動調節膜盒4的伸縮;通過膜盒4與接觸點2的接觸與斷開來控制信號燈11和管頭加熱器7的通斷電,當電路接通后,利用管頭加熱器7來對進氣孔8加溫除冰。
發動機工作時,當動壓室5內部壓力小于等于靜壓室3內部壓力時,膜盒4的端面與接觸點2處在閉合狀態,當動壓室5內部壓力大于靜壓室3內部壓力時,膜盒4的端面與接觸點2處在斷開狀態。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效果:本新型結冰信號傳感器將結冰堵塞與電加熱除冰相結合,利用信號燈11的周期性閃亮來預測結冰,而利用信號燈11的一直亮來預測意外情況(如進氣孔8被灰塵堵住),與傳統的結冰信號傳感器相比,能夠大大降低虛警率的發生。而且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干預,工作可靠,維護方便、結構簡單,具有較大的實際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新型結冰信號傳感器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插座1;接觸點2;靜壓室3;膜盒4;動壓室5;靜壓孔6;管頭加熱器7;進氣孔8;電源9;彎管殼體10;信號燈1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請參閱圖1,其是本新型結冰信號傳感器的結構示意圖。本新型結冰信號傳感器包括插座1、接觸點2、靜壓室3、膜盒4、動壓室5、靜壓孔6、管頭加熱器7、進氣孔8、電源9、彎管殼體10及信號燈11,其中,進氣孔8設置在傳感器的頭部,與動壓室5連通,動壓室5承受進氣孔8流入的氣流總壓,靜壓孔6設置在傳感器的側面,與靜壓室3連通,靜壓室3承受靜壓孔6流入的氣流靜壓,在進氣孔8后部設置有管頭加熱器7,其熱量可通過熱傳導傳遞至進氣孔8并可對其進行加溫除冰,膜盒4為電導體,發動機工作時,當動壓室5內部壓力小于等于靜壓室3內部壓力時,膜盒4的端面與接觸點2處在閉合狀態,當動壓室5內部壓力大于靜壓室3內部壓力時,膜盒4的端面與接觸點2處在斷開狀態。
本新型結冰信號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過膜盒4內外靜壓室3與動壓室5兩邊的壓差來自動調節膜盒4的伸縮;通過膜盒4與接觸點2的接觸與斷開來控制信號燈11和管頭加熱器7的通斷電;當電路接通后,利用管頭加熱器7來對進氣孔8加溫除冰。
實際工作過程如下:
當發動機不工作時,沒有氣流沖壓作用,動壓室5與靜壓室3之間壓差為0,接觸點2閉合,因電源9未通電,信號燈11滅;當發動機工作時,動壓室5承受進氣孔8流入的氣流總壓,靜壓室3承受靜壓孔6流入的氣流靜壓,由于動壓室5內部壓力大于靜壓室3內部壓力,膜盒4被壓縮,接觸點2斷開,此時電源9雖通電,信號燈11滅;當飛行中遭遇結冰,頭部進氣孔8被冰堵住,氣流不能進入動壓室5,由于動壓室5內部壓力小于靜壓室3內部壓力,膜盒4恢復到原始位置,接觸點2閉合,此時電源9通電,接通信號燈11,同時,接通管頭加熱器7的電路來對進氣孔8進行加溫;當加溫至進氣孔8上的冰融化,進氣孔8打開,氣流又進入動壓室5,由于動壓室5內部壓力大于靜壓室3內部壓力,膜盒4被壓縮,接觸點2斷開,信號燈11滅,同時停止管頭加熱器7的加溫;如果飛機仍在結冰條件下飛行,進氣孔8將又重新被堵住;當飛機在結冰條件下飛行時,信號燈11將周期性閃亮;當進氣孔8被灰塵堵住時,信號燈11保持一直亮(虛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0708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小型飛機的集油箱布置構型
- 下一篇:太陽能飛行器動力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