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瓜葉餃子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592523.5 | 申請日: | 2013-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430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7 |
| 發明(設計)人: | 方華;王金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海新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1/29 | 分類號: | A23L1/29;A23L1/10;A23L1/212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64205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瓜 餃子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地瓜葉餃子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變化,人們對食品的需求也有了明顯的變化,水餃由于其吃著方便并保持了原有營養且均衡,愈來愈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其各種面餡水餃多種多樣,但是未見到有地瓜葉餃子。地瓜葉對人體有諸多公知的有益作用,又特別適宜便秘、夜盲癥、產后乳汁不通者和糖尿病患者食用。目前地瓜葉利用率很低又大多被廢棄,因而開發地瓜葉餃子意義重大,制作和食用地瓜葉餃子食品具有實實在在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已有的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以地瓜葉為原料生產的餃子食品。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食用方便、味道可口、營養好、飽腹好、具有保健效果、便于日常食用和快餐店開設的地瓜葉餃子的生產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地瓜葉餃子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將加工的地瓜葉粉和面粉、雞蛋混合調制面團制成餃子皮,將漂燙的鮮地瓜葉為原料制成餃子餡,其皮料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地瓜葉粉15-30%、面粉60-70%、雞蛋5-10%,其餡料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鮮地瓜葉15-30%、其它配料70-85%。
所述的地瓜葉粉是以鮮地瓜葉為原料經清洗、切絲、瀝干水分后微波干燥至水分7-10%,再粉碎至80-100目制得。
所述的漂燙的鮮地瓜葉是以鮮地瓜葉為原料經清洗、切絲、漂燙處理制得。
所述的其它配料是用豬肉、豆鼓、甜面醬、味精、鹽、料酒、十三香、蔥、鮮姜攪拌調制而成。?
本發明的優點和效果:
本發明產品易于消化吸收,食用方便、口感好、營養高、飽腹好,便于日常食用和快餐店開設,特別是在人們普遍關注營養健康的今天,將深受人們喜愛。
本發明產品采用的處理方法和工藝,易于加工、餡料易于入味,餃子皮耐煮、不起泡,并保障吸水均勻性,減少餃子表面龜裂現象的產生,面皮不粘連,減少破皮機率,賦予水餃煮后良好的通透性,鮮地瓜葉原料的餃子餡口感爽滑勁道、有嚼勁,餃子口感好。
本發明所用地瓜葉原料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地瓜葉對人體有諸多公知的有益作用,又特別適宜便秘、夜盲癥、產后乳汁不通者和糖尿病患者食用,結合人們偏愛快餐食品的現象,本發明將地瓜葉與餃子皮、餡有機的結合,具有極大的實用價值和經濟意義。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采收稱取鮮地瓜葉,清洗干凈后將其切成絲,備用。
將切絲后的鮮地瓜葉瀝干水分后微波干燥至水分7%,再粉碎至100目制得地瓜葉粉。
稱取地瓜葉粉6公斤、面粉13公斤、雞蛋1公斤制成餃子皮。
稱取經切絲、漂燙處理的鮮地瓜葉30公斤、稱取其它配料豬肉、豆鼓、甜面醬、味精、鹽、料酒、十三香、蔥、鮮姜70公斤攪拌制成餃子餡。
將做好的餃子皮和餡包制成本發明的地瓜葉餃子食品。
實施例2:
采收稱取鮮地瓜葉,清洗干凈后將其切成絲,備用。
將切絲后的鮮地瓜葉瀝干水分后微波干燥至水分10%,再粉碎至90目制得地瓜葉粉。
稱取地瓜葉粉12公斤、面粉26公斤、雞蛋2公斤制成餃子皮。
稱取經切絲、漂燙處理的鮮地瓜葉20公斤、稱取其它配料豬肉、豆鼓、甜面醬、味精、鹽、料酒、十三香、蔥、鮮姜80公斤攪拌制成餃子餡。
將做好的餃子皮和餡包制成本發明的地瓜葉餃子食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海新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威海新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925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