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耐磨止滑釉及其制備方法及耐磨止滑磚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565409.3 | 申請日: | 2013-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703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蔡瑞年;施家鈺;李家鐸;鄭元耀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三水大鴻制釉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41/86 | 分類號: | C04B41/8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劉文求 |
| 地址: | 528143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磨 止滑釉 及其 制備 方法 止滑磚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耐磨止滑瓷磚釉料,尤其涉及的是一種耐磨止滑釉及其制備方法及耐磨止滑磚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建筑裝飾檔次不斷的提高,目前流行的拋光磚、拋釉磚與拋晶磚等大量使用于公共建筑(酒店、寫字樓、車站、賣場、公寓…)的地面,在美化視覺的同時,卻忽略了地面滑倒的安全隱患問題。尤其遇到地面潮濕的時候,更是容易產(chǎn)生滑倒的現(xiàn)象。
目前拋光磚的摩擦系數(shù)最大的只能達到0.4,摩擦系數(shù)最小的卻只有0.2,而國內外安全標準要求的摩擦系數(shù)最小都要達到0.5才被認為是安全的?,F(xiàn)有拋光磚、拋釉磚與拋晶磚的安全摩擦系數(shù)還遠遠達不到要求。
因此,現(xiàn)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fā)展。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磨止滑釉及其制備方法及耐磨止滑磚的制備方法,旨在解決現(xiàn)有的拋光磚、拋釉磚與拋晶磚安全摩擦系數(shù)達不到要求,導致安全隱患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耐磨止滑釉,其中,包括熔塊釉粉和具備剛玉結構的Al2O3,具體成份及其重量百分比為:
SiO2:????????????25~40%;
Al2O3:???????40~60%;
K2O+Na2O:???1~5%;
CaO:????????1~10%;
MgO:????????1~5%;
BaO?:???????1~15%;
ZnO:????????1~10%。
所述的耐磨止滑釉,其中,所述熔塊釉粉和具備剛玉結構的Al2O3的重量比為5/5~8/2。
所述的耐磨止滑釉,其中,當耐磨止滑釉為小地磚系列耐磨止滑釉時,包括熔塊釉粉和具備剛玉結構的Al2O3,具體成份及其重量百分比為:
SiO2:????????????25~40%;
Al2O3:???????40~60%;
K2O+Na2O:???1~5%;
CaO:????????1~10%;
MgO:????????1~5%;
BaO?:???????1~10%;
ZnO:????????1~10%。
所述的耐磨止滑釉,其中,當耐磨止滑釉為仿古磚系列耐磨止滑釉時,包括熔塊釉粉和具備剛玉結構的Al2O3,具體成份及其重量百分比為:
SiO2:????????????25~40%;
Al2O3:???????40~60%;
K2O+Na2O:???1~5%;
CaO:????????1~5%;
MgO:????????1~5%;
BaO?:???????5~15%;
ZnO:????????1~5%。
一種如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耐磨止滑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00:制備熔塊:將原材料按熔塊包括的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所要求的配方組成配置并混合均勻后進行熔制,熔制溫度為1500℃~1600℃,熔制時間為1.5~8小時,然后急速淬冷至常溫成為熔塊;
步驟B00:制備印刷釉粉:將熔塊利用球磨機濕法研磨至可以通過200目以上的標準篩,形成漿料,將漿料烘干后進行打粉,得到印刷釉粉;
步驟C00:把具備剛玉結構的Al2O3原材料經(jīng)水洗烘干處理;
步驟D00:混合包裝:將制好的印刷釉粉與具備剛玉結構的Al2O3原材料按照配方配比要求均勻混合后進行包裝,得到耐磨止滑釉。
一種利用如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耐磨止滑釉進行印刷表面的耐磨止滑磚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00:制備耐磨止滑釉和陶瓷磚磚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三水大鴻制釉有限公司,未經(jīng)廣東三水大鴻制釉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6540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