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多酶粘度控制的營養直條米粉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54551.8 | 申請日: | 2013-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492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良;車振明;邢亞閣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L1/10 | 分類號: | A23L1/10;A23L1/0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粘度 控制 營養 直條 米粉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基于多酶粘度控制的營養直條米粉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米粉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食品。它是以大米為原料,經水洗、浸泡、研磨、蒸粉、擠絲及烘干等一系列工序所制成絲狀或條狀的食品。米粉的花色品種繁多。濕的有沙河粉、腸粉、水粉等,干的有直條米粉、排米粉、波紋米粉、即食過橋米線等。加上各地富有地方特色和風味的食用方法,更是不勝枚舉。
目前,直條米粉在港澳地區及東南亞、美國、歐盟等地的華人聚居區有很好的銷量。據統計,直條米粉出口居全國米粉出口的首位,年出口量超萬噸、貨值超1000萬美元,出口量占全國出口米粉總量的20%,并且每年以近20%的比例穩步遞增,成為出口米粉市場上的一大產品,但直條米粉的生產過程中存在著不完善的地方,主要問題是:傳統米粉產品種類和營養結構單一,主要以大米為原料添加了其他輔料(如玉米淀粉、土豆淀粉甘薯淀粉、黑米等),或者是利用生物酶等方式處理淀粉類物質改變直條米粉的結構,達到提高其食味特性的目的。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傳統的直條米粉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中品牌繁多,差異不大,生產企業也多是一些小廠或食品加工作坊,銷售市場也主要集中在鄉村的集市,產品附加值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于多酶粘度控制的營養直條米粉生產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多酶粘度控制的營養直條米粉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的浸泡、粉碎
稱取秈米、苦蕎、燕麥、小米,經磁選和風選去除原料中的雜質,加水浸泡,浸泡完成后,瀝去多余的水分,利用轉股式碎漿機對已浸泡的米粒進行粉碎制備粉漿;然后添加α-淀粉酶和紫薯淀粉,并加水連續攪拌制作米粉漿;
(2)米粉漿的蒸煮
將步驟(1)制得的米粉漿加熱至75-85℃并保持5分鐘,期間不斷攪拌,促使α-淀粉酶進一步酶解,待物料DE值約為50%時,在30min內降溫至50℃,然后加入木聚糖酶,在溫度40-50℃保持20min,期間不斷攪拌,同時加入山梨酸鉀;待米粉漿粘度約為5×105mPa/s時,降低溫度至室溫并停止攪拌;
(3)擠壓制絲與程序烘干
根據產品規格的不同,利用自熱擠壓制絲機制備雜糧直條粉絲;然后用吊籃式調濕控溫烘干設備,對直條粉絲進行烘干老化。
所述的生產方法,按重量計,秈米100份,苦蕎5~10份,燕麥5~10份,紫薯淀粉3-5份,小米3-5份,α-淀粉酶0.5~1份,木聚糖酶0.1-0.3份,山梨酸鉀0.01~0.03份。
所述的生產方法,原料的最佳配比為,按重量計,秈米100份,苦蕎5份,燕麥5份,紫薯淀粉3份,小米3份,α-淀粉酶0.5份,木聚糖酶0.3份,山梨酸鉀0.01份。
所述的生產方法,其加水量淹沒并超過原料高度5cm。
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烘干老化的程序是:第1階段40℃,30min,米粉含水量為30%;第2階段34℃,15min,米粉含水量13.2%,達到國家糧食制品含水量14%以下的要求。
本發明以大米為主要原料,苦蕎、燕麥、紫薯、小米為輔料,通過添加α-淀粉酶和木聚糖酶改善原料淀粉的結構來調整米漿的粘度,生產出口感與營養俱佳的新型直條米粉產品。同時,開發出有針對性的吊籃式低溫烘干程序。本發明生產的雜糧直條米粉色澤金黃,質量穩定,不混湯(蒸煮損失低于15%),斷條率低(10%以下),具有特殊的風味。
附圖說明
圖1為直條米粉的生產流程圖。
圖2為不使用酶法處理的淀粉顆粒。
圖3為使用酶法處理的淀粉顆粒。
圖4為不使用酶法處理淀粉被纖維結構包裹的情況。
圖5為使用酶法處理淀粉被纖維結構包裹的情況。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
1、原料的浸泡、粉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華大學,未經西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5455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