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508483.1 | 申請日: | 2013-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472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9 |
| 發明(設計)人: | 韓月芝;王岳;蘇平菊;馮沙;劉素領;侯素云;范文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78 | 分類號: | A61K36/78;A61K47/48;A61K31/045;A61K9/16;A61P31/16;A61P11/00;A61K33/06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藥 組合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物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該中藥組合物用于治療流行性感冒屬熱毒襲肺證,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效果明顯。薄荷腦辛涼芳香,質輕浮散,清頭目,通上竅,利咽喉,在處方中具有輔助藥性的作用。但結晶易升華,原工藝為薄荷腦溶于乙醇后噴入顆粒中,在藥物儲存過程中存在薄荷腦揮發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使用β-環糊精將易揮發物包合,可大大提高易揮發物穩定性,減少其在制劑和儲存過程中的損失。常用的β-環糊精包合方法有飽和水溶液快速攪拌法,超聲法,膠體磨法,其中膠體磨法具有包合時間短,包合率高等優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連翹250-300、金銀花250-300、板藍根250-300、大黃50-60、廣藿香60-90、??綿馬貫眾250-300、紅景天60-90、薄荷腦5-8、麻黃60-90、苦杏仁60-90、魚腥草250-300、甘草60-90、石膏250-300;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以下步驟制成:
(1)?按照原料藥重量比例稱取中藥材,凈選;
(2)?廣藿香碎斷,加水提取揮發油,收集揮發油,備用;提取液過濾后,殘渣棄去,濾液備用;
(3)?連翹、麻黃、魚腥草、大黃,用乙醇提取2次,提取液合并過濾,回收乙醇,濾液備用;
(4)?金銀花、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甘草、紅景天,加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提取液合并過濾,所得濾液與步驟(2)廣藿香提油后的濾液合并,濃縮成清膏,加入乙醇,調解至醇濃度為70%,冷藏放置,過濾,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清膏備用;
(5)將步驟(4)所得清膏與步驟(3)所得醇提液合并,濃縮成清膏;
(6)取β-環糊精,倒入膠體磨中,加入步驟(5)所得部分清膏及水研磨均勻,再向膠體磨內緩慢滴加乙醇溶解的薄荷腦,加入的步驟(5)所得清膏與薄荷腦的質量比為0.25-1:1,研磨,濾過,干燥,即得薄荷腦包合物;
(7)將步驟(6)所得薄荷腦包合物與剩余的步驟(5)所得清膏混勻,再加入適當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粒;
(8)將步驟(2)所得揮發油加入乙醇溶解,噴入步驟(7)所得顆粒,按照常規方法制成制劑。
作為優選方式,所述步驟(6)中加入的水的量為薄荷腦和β-環糊精的2-3倍,所用乙醇為70-99%乙醇,薄荷腦與β-環糊精摩爾比為1:0.8-1,研磨時間為20-30分鐘。
作為優選方式,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連翹?250?????金銀花?300??板藍根?250??大黃?60??廣藿香?60
綿馬貫眾?300??紅景天?60??薄荷腦?8??麻黃?60????苦杏仁?90
魚腥草?250????甘草???90??石膏???250。
或
連翹?300?????金銀花?250??板藍根?300??大黃?50??廣藿香?90
綿馬貫眾?250??紅景天?90??薄荷腦?5??麻黃?90???苦杏仁?60
魚腥草?300????甘草???60??石膏???300。
或
連翹?255?????金銀花?255??板藍根?255??大黃?51??廣藿香??85
綿馬貫眾?255??紅景天?85??薄荷腦?7.5??麻黃?85??苦杏仁?85
魚腥草?255????甘草???85??石膏???255。
所述甘草為炙甘草,麻黃為炙麻黃,所述苦杏仁為炒苦杏仁。
?為實現上述技術方案,將所述藥物制成膠囊劑、片劑、散劑、口服液、丸劑、酊劑、糖漿劑、栓劑、凝膠劑、噴霧劑或注射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084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