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雙機并車的功率三分支傳動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04100.3 | 申請日: | 2013-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988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冀;蔣立冬;欒圣罡;楊龍;趙陽;朱振榮;劉琳輝;王曉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6H1/28 | 分類號: | F16H1/28 |
| 代理公司: | 大慶禹奧專利事務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楊曉梅 |
| 地址: | 15000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雙機 功率 分支 傳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用于雙機并車的功率三分支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雙機并車傳動裝置是將兩個輸入軸輸入的功率合并到一個輸出軸的傳動裝置,這種傳動裝置多用于大型船舶主動力系統中的主減速器等高速重載齒輪箱。雙機并車可以為螺旋槳提供很大功率,同時由于船舶螺旋槳轉速逐漸降低,使傳動裝置的傳動比較高。傳遞功率大、輸出轉速低,導致輸出大齒輪負荷很高,為降低齒輪負荷,使用功率分支的方式:常用的功率雙分支機是將輸入功率平均分成兩份,由兩個傳動分支傳遞,最后各分支的小齒輪都與輸出大齒輪嚙合,將功率集中到輸出軸上。使用功率分支結構,可以成倍的降低輸出大齒輪的負荷,不但改善了輸出大齒輪的工作條件,還可以使傳動裝置小形化。可見,功率分支的數量越多則齒輪負荷越低,本發明方案可將功率分支數量增加到三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雙機并車的功率三分支傳動裝置,滿足重載大傳動比齒輪箱需要雙主機輸入和使用功率分支結構的要求。
本發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實現的:一種用于雙機并車的功率三分支傳動裝置,主要由齒輪、軸、機構架體組成,其特征是:輸入一級小齒輪同時與兩個一級大齒輪嚙合,兩個一級大齒輪分別通過扭力軸帶動二級小齒輪,兩個二級小齒輪同時與二級大齒輪嚙合,由二級大齒輪輸出功率,這樣就形成了兩個功率分支;另外,在輸入一級小齒輪端部安裝一個定軸輪系,該定軸輪系為太陽輪輸入內齒圈輸出,定軸輪系的內齒圈與中間二級小齒輪相聯,中間二級小齒輪也與二級大齒輪嚙合,形成第三個功率分支;其中一個傳動分支與輸入一級小齒輪同軸,與輸入一級小齒輪端部相聯,經定軸輪系匹配轉向和轉速后帶動該分支的中間二級小齒輪;輸入一級小齒輪同時與兩個一級大齒輪嚙合,兩個一級大齒輪各與一個二級小齒輪相聯;定軸輪系中太陽輪與內齒圈的齒數比與輸入一級小齒輪與一級大齒輪的齒數比相同,這樣使中間二級小齒輪與其它兩個二級小齒輪轉速相同;定軸輪系的太陽輪與輸入一級小齒輪相聯,內齒圈與中間二級小齒輪相聯,這樣使中間二級小齒輪與其它兩個二級小齒輪轉向相同。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設計巧妙,結構合理;輸入軸和輸出軸不同軸,與輸出大齒輪嚙合的三個小齒輪只占輸出大齒輪的一小部分圓周位置,因此可用于雙輸入、單輸出,即并車傳動裝置中,形成功率三分支并車傳動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輪系展開圖。
圖中:1.輸入一級小齒輪、2.一級大齒輪、3.扭力軸、4.定軸輪系、5.中間二級小齒輪、6.二級小齒輪、7.輸出二級大齒輪、8.內齒圈、9.太陽輪。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1、2、3,一種用于雙機并車的功率三分支傳動裝置,主要由齒輪、軸、機構架體組成,其特征是:輸入一級小齒輪1同時與兩個一級大齒輪2嚙合,兩個一級大齒輪2分別通過扭力軸3帶動二級小齒輪6,兩個二級小齒輪6同時與二級大齒輪7嚙合,由二級大齒輪7輸出功率,這樣就形成了兩個功率分支;另外,在輸入一級小齒輪1端部安裝一個定軸輪系4,該定軸輪系4為太陽輪9輸入內齒圈8輸出,定軸輪系4的內齒圈與中間二級小齒輪5相聯,中間二級小齒輪5也與二級大齒輪7嚙合,形成第三個功率分支;其中一個傳動分支與輸入一級小齒輪1同軸,與輸入一級小齒輪1端部相聯,經定軸輪系4匹配轉向和轉速后帶動該分支的中間二級小齒輪5;輸入一級小齒輪1同時與兩個一級大齒輪2嚙合,兩個一級大齒輪2各與一個二級小齒輪6相聯;定軸輪系4中太陽輪9與內齒圈8的齒數比與輸入一級小齒輪1與一級大齒輪2的齒數比相同,這樣使中間二級小齒輪5與其它兩個二級小齒輪6轉速相同;定軸輪系4的太陽輪9與輸入一級小齒輪1相聯,內齒圈8與中間二級小齒輪5相聯,這樣使中間二級小齒輪5與其它兩個二級小齒輪6轉向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041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