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輛超載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487784.0 | 申請日: | 2013-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537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9 |
| 發明(設計)人: | 傅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傅黎明 |
| 主分類號: | B60K28/08 | 分類號: | B60K28/08;B60L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輛 超載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行車安全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以載荷數據信號控制車輛發動機電控系統,以技術手段杜絕車輛超載的技術方案。
背景技術
整備質量和額定載荷質量、最大載荷質量是車輛的基本性能指標,車輛額定載荷不僅取決于輪胎的載荷能力,同時也涉及車身機構和材料強度。超載車輛往往通過改變車輛結構(如加厚彈簧鋼板、加高加長車廂)非法手段,車輛非法改裝后的載荷量達到額定載荷的2-5倍,導致車輛性能惡化,嚴重危及行車安全。車輛載荷不但事關車輛自身性能和行車安全,車輛超載更造成道路、橋梁設施的早期損壞、坍塌,國內車輛超載現象十分嚴重,車輛超載造成道路損毀、橋梁垮塌的報道經常見之于媒體。
為了遏制車輛超載現象,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道路車輛超載檢查站并采取嚴厲的處罰措施,由于超載處罰僅為治標之策,超載罰款一定程度上成為超載車輛上路行駛的合法依據,無法阻遏車輛超載現象。
遏制超載的技術方案和公開技術文獻眾多,超載監控現有技術分布于車輛設備、道路設施兩大類,以車載控制方式為主,如中國發明專利CN?02104001.X:汽車超載自動識別檢測系統及方法;200610069540.0:貨車超載強制限行器;200610131666.6:柴油機用超載控制裝置;201110101250.0:高速公路治超不停車檢測與收費聯動系統的方法及系統;201310234330.2:一種基于汽車載重量的油門控制裝置等數百篇公開文獻?,F有技術方案提出了在技術上可行的監測車輛載荷方案,包括車載載荷數據采集裝置和道路載荷數據采集裝置,且集中于以報警信息和行車記錄儀+道路執法監管來遏制超載。
有公開文獻提出了以載荷數據實施車輛控制的方案,以車輛外掛設備和裝置對車輛實施控制,如切斷點火電路的控制器,切斷供油管路的控制器等。上述外掛裝置強行控制超載車輛的技術功效不容置疑,但外掛設備和裝置獨立于車輛原有系統,極易遭到人為拆除或破壞而失效,由于車輛超載完全是人為的故意行為,駕駛員和車主對超載控制設備有明顯的抵觸和抗拒,人為拆除或故意毀壞現象難以避免,使外掛超載控制設備失效。
如何避免車輛外掛設備的人為損毀破壞已經引起人們的關注,在車輛超速控制技術領域,GB/T?24545-2009國家標準就對“限速裝置應防護未經授權的任意調整或斷電”作出規定,車輛超載控制技術與車輛限速控制技術面臨同樣的技術難題,外掛設備方式的車輛超載控制技術的可行性和實用性受到質疑。
發明內容
現有技術車輛發動機普遍采用燃油噴射控制系統或電力供給控制系統,現有燃油噴射控制技術是當發動機轉速或車速超過一定限值后,減少或切斷發動機的供油,控制發動機轉速或車速于一定量值。車輛發動機電控系統控制程序具有可靠性高和完善的加密措施,除發動機電控系統制造商外的他人難以對發動機電控系統程序進行修改、刪除或刷新,滿足“防護未經授權的調整和斷電”技術要求。如果將車輛載荷數據信號作為發動機電控系統的控制信號,當車輛載荷超過一定限值后,減少或切斷發動機燃油供給或電力供給,強制發動機工作于怠速或低輸出功率狀態,由于發動機電控系統完善可靠的加密措施,他人無法拆除或毀壞,除了嚴格按照車輛額定載荷裝載、行駛外,駕駛員或車主沒有其它選擇。
本發明為一種車輛超載控制方法,包括車輛發動機(燃油發動機和電動機)控制系統和車輛載荷監測,將車輛實時載荷數據信號作為車輛發動機電控系統的控制信號,當車輛載荷超過額定載荷的允許上限值時,強制燃油發動機工作于怠速或低輸出功率狀態,和/或強制電動汽車電力供給系統于斷電或限電狀態,使車輛無行駛動力,杜絕超載車輛上路行駛。
車輛實時載荷數據包括車載載荷監測系統監測數據和道路車輛載荷監測系統監測數據,車載載荷數據通過車輛電氣總線(線束或CAN-BUS)與發動機電控系統通訊,道路車輛載荷監測數據通過局域網無線通訊系統與車輛發動機電控系統通訊。
車輛發動機狀態控制包括燃油發動機的超載斷油、限油控制模式和電動汽車的超載斷電、限電控制模式。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傅黎明,未經傅黎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877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