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GaN基寬藍光波長LED外延片及其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66986.7 | 申請日: | 2013-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154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章勇;肖漢章;李正凱;羅長得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33/06 | 分類號: | H01L33/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麗明 |
| 地址: | 510631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gan 基寬藍光 波長 led 外延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LED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GaN基寬藍光波長LED外延片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LED照明是未來照明領域的發展趨勢,白光LED技術的發展則引領著LED照明走向未來。LED照明在對比傳統的照明燈具時,具有體積小、發光效率高、發熱量小、節能和長壽命等優勢,然而,白光LED照明技術則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如顯色性偏低等。?
????高質量的白光LED技術研究對于LED進一步取代傳統燈具而成為主流產品的前進道路上顯得尤為重要。現階段,高顯色性的白光LED方案主要有利用RGB三色芯片混合封裝在一起形成白光LED、GaN基藍光芯片加上RG熒光粉混合而成的白光LED、GaN基藍光芯片加上YAG熒光粉和紅光芯片補償而成白光LED。這幾種方案中,顯色性都得到極大提高,但是,存在驅動復雜、混色不均、成本較高和紅光熒光粉壽命短等問題。此外,無熒光粉的單芯片白光LED已有報道,主要是在同一個藍寶石襯底上依次生長兩種或三種InGaN/GaN多量子阱結構的LED,調節In組分來實現從藍光到黃光的發射從而合成白光。但是,對于GaN基發光器件其發光效率一般在400~500?nm范圍內的效率較高,隨著發射波長向長波長方向增加,GaN基LED的發光效率逐漸減小,主要是因為高In組分的InGaN薄膜生長極其困難。當前藍光加YAG:Ce黃光熒光粉的封裝方案占據白光LED市場的主要份額。對于藍光芯片加YAG:Ce熒光粉封裝的白光LED,在高色溫時具有高的顯色指數,隨低色溫的減小,其顯色性逐漸減小,當色溫低于5500K時,顯色一般低于70。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GaN基寬藍光波長LED外延片,從襯底開始,依次為GaN緩沖層、GaN本征層、n-GaN層、InGaN/GaN多量子阱層、p-AlGaN層和p-GaN層,所述的InGaN/GaN多量子阱活性層的InGaN阱層的厚度從n-GaN到p-GaN方向逐漸增大,所述的InGaN/GaN多量子阱活性層的GaN壘層厚度從n-GaN到p-GaN方向逐漸減小。靠近p-GaN側GaN壘層厚度減小可以改善空穴注入,特別是與p-AlGaN電子阻擋層相鄰的GaN壘層厚度減小能減弱GaN/p-AlGaN間的極化效應,最終可以減小電子的溢流而提高電子與空穴的復合幾率。另一方面,靠近p-GaN側厚的InGaN阱層可以增大量子阱內激子的壽命,從而增大空穴通過活性層到達n-GaN側量子阱的幾率來進一步改善電子與空穴在活性層的分布均勻,此外,不同阱層厚度可以實現發射峰的變化最終實現GaN基芯片的寬藍光波長發射。
????所述的InGaN/GaN多量子阱層中的量子阱的數量為4~6。
????所述的InGaN阱層厚度,從n-GaN到p-GaN方向,由2?nm遞增到3?nm,所述的GaN壘層厚度,從n-GaN到p-GaN方向,由16?nm遞減到4?nm。
????所述的遞增為等差遞增,所述的遞減為等差遞減。
所述的InGaN阱層中In的摩爾量為Ga和In的總量的15~18%。
????所述的p-GaN層摻有受主Mg,所述的n-GaN層摻有施主Si。
????所述的襯底為藍寶石、硅、SiC或GaN中的一種。
????更進一步,本發明提供一種白光LED,由GaN基寬藍光波長芯片與黃光熒光粉結合封裝而成,所述的GaN基寬藍光波長芯片包含上述的GaN基寬藍光波長LED外延片。。
????所述的白光LED的發射峰值的范圍在550~590nm,所述黃光熒光粉為YAG:Ce+、硅酸鹽、鋁酸鹽或氮化物中的一種。
該GaN基寬藍光波長LED外延片的制備方法是通過MOCVD技術實現,包括下列步驟:
(1)采用AlGaInN系材料生長專用MOCVD,升溫至1000~1100?℃烘烤襯底5~10分鐘。
(2)降溫至480?℃,在襯底上生長厚度為30?nm的GaN低溫度緩沖層。
(3)升溫至1050?℃,生長厚度為2?μm的未摻雜GaN層。
(4)在1000~1100?℃的溫度下生長厚度2.0~4.0?μm的n-GaN層。
(5)將溫度降至600~800?℃,生長InGaN/GaN多量子阱活性層,周期數為4~6,InGaN阱層厚度從n-GaN到p-GaN方向由2?nm逐漸遞增到3?nm,GaN壘層厚度從n-GaN到p-GaN方向16?nm逐漸遞減到4?nm,InGaN/GaN多量子阱活性層中In組分保持一致并為15~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師范大學,未經華南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6698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