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感應電動機車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65625.0 | 申請日: | 2013-10-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122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15 |
| 發明(設計)人: | 徐建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建寧 |
| 主分類號: | B60L13/10 | 分類號: | B60L13/10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10012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感應 電動 機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感應電動機車,具體涉及電動車領域。
背景技術
常規的電動車多是由電動機驅動車輪在路面上行駛。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感應電動機車,它是將路面作為電動機的定子,感應電動機車作為動子。即路面制成能夠在有交變磁場出現時產生交變磁通,這個交變的磁通與原磁場相互作用使原磁場的載體在此路面上運動;所述的載體就是感應電動機車,感應電動機車上產生交變磁場的部分實際上就是交流直線鐵芯,將兩條同樣的直線鐵芯順車前進的方向平行排列在車底盤下面兩邊,直線鐵芯的磁極面與路面對應;感應電動機車采用無輪結構,由對稱分布在底盤兩側的兩根滑條支撐車體使直線鐵芯的磁極面與路面保持一定的氣隙;機車前進時兩條直線鐵芯的頻率一致,轉向時由兩條直線鐵芯使用的電頻率差實現。沒有常規車輛的車輪驅動。
本發明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感應電動機車,包括由基礎層、硅鋼粉、金屬網、固化膠壓鑄成型的路面,由車體、底盤,平行分布在底盤下方兩邊的兩條直線鐵芯、對稱分布在底盤兩側的滑條及駕駛位、電池組、逆變器、控制電路組成的感應電動機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通過模壓的方法制成板狀;路面的基礎層為混凝土,混凝土的上部為硅鋼粉與固化膠拌合物,拌合物上表面預埋矩形格的金屬網,路表面涂覆耐磨層;所述的金屬網預埋前需經絕緣處理使金屬網表面包裹絕緣層以避免與硅鋼粉之間出現短路;所述的車體為流線型,車體前部為駕駛位,車體下方固定底盤;所述的滑條可以使用耐磨的錳圓鋼,圓鋼彎成兩頭翹;所述的駕駛位根據傳統汽車的駕駛習慣,駕駛位設置有方向盤、腳踏電門、腳踏剎車板;所述的方向盤與傳統汽車的方向盤驅動轉向輪不同,它實際是頻率開關,方向盤左旋時左邊的直線鐵芯的頻率比右邊的直線鐵芯的頻率低車向左轉,反之向右轉右邊的直線鐵芯的頻率比左邊的直線鐵芯低,方向盤居中時左右兩邊的直線鐵芯頻率一致機車直行;所述的腳踏電門實際上就是頻率調節開關,頻率高車速快,頻率低車速慢;車的轉向頻率最高與車當前使用的頻率一致以保證轉向平穩,亦即電門是頻率總開關;所述的腳踏剎車板實際上是能耗制動與反接制動的控制板,電門關閉時車隨慣性繼續前進,此時可以輕踩剎車板,如急停將剎車板踩到底即轉為反接制動。
所述的直線鐵芯是由若干單邊沖制3N個線圈槽的硅鋼片疊裝成一定厚度、其單邊的3N個線圈槽內嵌裝漆包線繞組組成;漆包線繞組按三相交流電機的下線方式。
所述的電池組通過逆變器、控制電路為直線鐵芯供電。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
1.將道路作為定子可以為感應電動機車提供大范圍的運動空間。
2.能夠實現常規車輛所不能達到的高速度,預計車速能夠達到300km/h以上。
3.兩條直線鐵芯平行分布通過調節方向盤即可實現直行、轉向調節與常規車輛無異。
4.通過調頻即可實現機車的無極調速。
5.道路的機車容量大、結構簡單,成本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A-A剖左視圖;
圖3為圖2的B-B左視圖。
圖中:1、基礎層,2、硅鋼粉膠合體,3、金屬網,4、車體,4-1、前后擋風玻璃,4-2、左右車門,5、底盤,6、兩條平行滑條,7、駕駛位,7-1、方向盤,7-2、腳踏電門,7-3、腳踏剎車,8、左直線鐵芯,8'、右直線鐵芯,8-1、左線圈繞組,8'-1、右線圈繞組,9、電池組,10、逆變器,11、控制器。
具體的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建寧;,未經徐建寧;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656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