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結型場效應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55231.7 | 申請日: | 2013-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1800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2 |
| 發明(設計)人: | 潘光燃;石金成;高振杰;文燕;王焜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9/423 | 分類號: | H01L29/423;H01L29/06;H01L29/8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許靜,黃燦 |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場效應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器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結型場效應管。
背景技術
結型場效應管(Juncti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縮寫為JFET)是最常見的半導體器件之一,包括N溝道結型場效應管和P溝道結型場效應管,在實踐應用中,常用的是N溝道JFET(下文中的JFET都是指N溝道JFET)。
N溝道JFET的基本結構是在N型半導體的兩側擴散形成兩個P型摻雜區,構成兩個PN結,這兩個P型摻雜區即JFET的柵極,在兩個P型摻雜區之間的N型半導體區即JFET的溝道,N型半導體的兩端分別為JFET的源極和漏極。圖1所示是常見的JFET結構,如圖1所示,在P型襯底15的上表層中形成N型輕摻雜區10,在N型輕摻雜區10的上表層中形成P型摻雜區14,在N型輕摻雜區10的兩端形成N型重摻雜區(N+)11和12,11和12分別為JFET的漏極和源極;N型輕摻雜區10上表層中的P型摻雜區14和N型輕摻雜區10底部的P型襯底15即JFET的柵極,分別稱之為正柵和背柵;P型重摻雜區(P+)13的作用僅在于減小P型襯底15從上表面引出時的接觸電阻。在源漏電極之間,以及源電極12和P型重摻雜區(P+)13之間還形成有場氧化層16。
JFET器件的主要特性參數包括:夾斷電壓、漏源擊穿電壓、電流導通能力。簡述如下:
以圖1為例,N型輕摻雜區10與P型摻雜區14構成一個正柵PN結,N型輕摻雜區10與P型襯底15構成一個背柵PN結,在柵極施加負電壓,PN結的耗盡區隨負壓的增大而展寬,當正柵PN結的耗盡區和背柵PN結的耗盡區碰到一起時,對應的柵極負壓值即JFET的夾斷電壓。夾斷電壓的絕對值越小,對JFET的控制也就越簡單。因此,夾斷電壓的絕對值越小越好。
當漏極11承受高電壓時,在N型輕摻雜區10中的電場增大,最終導致某個位置的電場強度達到雪崩擊穿的臨界電場,致使漏極電流急劇增大,對應的漏極電壓即JFET的漏源擊穿電壓。漏源擊穿電壓越大,JFET可允許的工作電壓范圍也就越大。因此,漏源擊穿電壓越大越好。N型輕摻雜區10中的電場分布越均勻,可獲得的漏源擊穿電壓也就越大。
JFET的電流導通能力越大越好,其主要取決于N型輕摻雜區10的雜質濃度。
在器件結構不變的情況下,N型輕摻雜區10的摻雜濃度越大,其電流導通能力也就越大,但同時其夾斷電壓也越大、漏源擊穿電壓越小,即,三者參數之間存在矛盾關系。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結型場效應管,用以解決現有的JFET結構通過增加溝道的摻雜濃度,提高電流導通能力時,器件的夾斷電壓也越大,漏源擊穿電壓卻越小,不能同時保證JFET具有較高的電流導通能力和漏源擊穿電壓、較小的夾斷電壓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所述結型場效應管包括:
P型襯底;
位于所述P型襯底上表層中的第一N型輕摻雜區,位于所述第一N型輕摻雜區兩端的上表層中的第一N型重摻雜區和第二N型重摻雜區,所述第一N型重摻雜區和所述第二N型重摻雜區分別作為所述結型場效應管的漏極和源極;
位于所述漏極和所述源極之間的第一場氧化層;
靠近所述源極的正柵;
位于所述第一N型輕摻雜區底部且位于所述漏極下方的第二N型輕摻雜區;
位于所述第一N型輕摻雜區底部且位于所述正柵下方的第一P型輕摻雜區,所述第一P型輕摻雜區作為所述結型場效應管的背柵;
位于所述第二N型輕摻雜區和第一P型輕摻雜區之間且靠近所述第二N型輕摻雜區的第二P型輕摻雜區。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技術方案中,JFET的背柵形成在JFET的溝道和P型襯底之間,并與正柵的位置對應,從而在柵極施加負電壓時,正柵PN結的耗盡區和背柵PN結的耗盡區隨負壓的增大而縱向延伸,而非橫向展寬,可以獲得較小的夾斷電壓。同時,由于主要由耗盡區的橫向擴展來承受漏源電壓,而不是由常規的PN結直接承受高電壓;而且通過在JFET的溝道和P型襯底之間且靠近漏極形成P型輕摻雜區,使得JFET溝道中的電場分布更均勻;并在JFET的溝道和P型襯底之間且位于漏極下方形成N型輕摻雜區,防止JFET的溝道和P型襯底構成的PN結在漏極端的底部發生擊穿,因此可以獲得更高的漏源擊穿電壓。從而大大緩解了夾斷電壓、漏源擊穿電壓和電流導通能力三個參數之間的矛盾。
附圖說明
圖1表示現有JFET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5523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半導體裝置
- 下一篇: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