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性能鎂碳磚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54088.X | 申請日: | 2013-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394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希來;徐袁琳;鮑繼榮;姚建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金磊高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66 | 分類號: | C04B35/66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曹康華 |
| 地址: | 31322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性能 鎂碳磚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耐火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煉鋼系統用鎂碳磚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截至目前,鎂碳磚(MgO-C)是煉鋼轉爐、鋼包用主要內襯材料。從用后轉爐、鋼包的破損調查看,鎂碳磚的損毀主要是:一方面,碳的抗氧化性差、易氧化,隨之帶來磚體抗渣侵蝕、抗剝落性變差;另一方面,鎂碳磚所采用的碳主要是鱗片石墨,由于其獨特的片層結構會在磚體成型時,平行壓力成型方向產生彈性效應,造成磚體結構出現層裂及傳熱各向異性而引起的應力集中,加速磚體結構破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抗氧化、抗渣侵蝕及抗熱剝落性能強的鎂碳磚,從而有效提高了轉爐及鋼包使用壽命,有利于冶金企業降本增效。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高性能鎂碳磚,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燒結鎂砂 72~83%,?顆粒狀石墨 3~15%, 抗氧化劑1~5%,結合劑 2~5%。
作為優選,所述燒結鎂砂粒度組成為:6~3mm的燒結鎂砂7~14%、?3~1mm的燒結鎂砂7~15%、1~0.5mm的燒結鎂砂8~14%、0.5~0.088mm的燒結鎂砂13~31%、<0.088mm的燒結鎂砂6~24%,其中,在鎂砂中,MgO重量百分比大于或等于96%。
作為優選,所述顆粒狀石墨中C的重量百分比大于或等于98%,且所述顆粒狀石墨為人造石墨、廢石墨電極或廢石墨碳套輥。
作為優選,所述的顆粒狀石墨是這樣加工而成的:先破碎成1~0.045mm的顆粒,然后這些顆粒經鋁溶膠或鋯溶膠浸漬后烘干而成。
作為優選,所述抗氧化劑為鋁粉、硅粉或碳化硅粉,其粒度為0.075~0.045mm。
作為優選,所述結合劑為熱固性酚醛樹脂。
一種高性能鎂碳磚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塊狀燒結鎂砂經過顎式破碎機、對輥式破碎機、圓錐式破碎機進行機械破碎,再送入球磨機進行細磨,經過篩網篩分后,制成粒度為6~3mm、?3~1mm、1~0.5mm、0.5~0.088mm、<0.088mm五種規格的鎂砂;(2),按要求的重量百分比進行配料,經配好的料送入混料機內進行混練,其加料順序為先加入6~3mm、?3~1mm、1~0.5mm的燒結鎂砂,然后加入熱固性酚醛樹脂結合劑,再加入顆粒狀石墨,最后加入0.5~0.088mm、<0.088mm的燒結鎂砂及抗氧化劑的混合粉,混料的總時間不少于25分鐘;(3),將混合好的物料加入模具中,進行加壓成型;(4),將成型的坯料送入烘房內,進行烘烤;(5),半成品出窯后進行檢驗和包裝。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的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涉及到的一種煉鋼轉爐、鋼包用鎂磚,通過采用顆粒狀石墨替代鱗片石墨,有效解決了成型時磚體結構出現層裂、使用時因傳熱各向異性而引起的應力集中造成磚體結構破壞的問題,提高了材料的成品率及抗熱剝落、結構剝落性能;同時,含經溶膠浸漬后石墨的鎂碳磚,因溶膠滲透及包覆碳顆粒,可極大提高碳的抗氧化性能,同時采用的溶膠在烘干后為高熔點、高抗侵蝕的陶瓷相,會進一步提高材料的抗渣侵蝕性能。
本發明經過科學合理的配料及熱處理工藝,制備的鎂碳磚抗氧化、抗渣侵蝕及抗熱剝落、結構剝落性能優良,使用壽命高,能適用于煉鋼轉爐、鋼包,特別是在鋼包渣線等易氧化、易渣侵蝕及剝落部位效果非常明顯。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實施例:將不同原料的組分進行如下表的不同重量百分比配比:
其性能如下表給以體現:
渣侵蝕指數:
????將鎂碳磚制成40×40×160的條狀試樣,采用回轉抗渣法將試樣于1650℃回轉爐中并保溫2小時。橫向切開試樣斷面,檢測試樣的渣侵蝕指數。每一配方需3條試樣,并取平均值。
抗熱震性:
將高溫爐預加熱到1100±10℃并保溫15min后,迅速將試樣移至爐膛內,保溫20min后,迅速將試樣浸入5~35℃流動水中,急劇冷卻3min后立即取出,在空氣中放置時間不少于5min。然后將試樣再次放入爐內,重復上述過程,直至試樣出現大的裂紋,不能繼續實驗為止,記錄實驗次數。每一配方需3條試樣,并取平均值。
氧化層厚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金磊高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金磊高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5408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