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氮化釩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38960.1 | 申請日: | 2009-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65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馮良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馮良榮 |
| 主分類號: | C01B21/06 | 分類號: | C01B2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一環***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氮化 方法 | ||
本申請為分案申請,其原案申請號200910167871.1,申請日2009年10月12日,發明創造名稱:一種制備氮化釩的方法,發明人:馮良榮,申請人:馮良榮。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鋼鐵冶金領域,涉及氮化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氮化釩是一種優良的煉鋼添加劑,能顯著地提高和改善鋼材的綜合機械性能和焊接性能。與使用釩鐵相比可以節約20%~40%的釩資源,從而降低了煉鋼生產成本。以建筑業為例,使用釩氮合金化技術生產的新三級鋼筋因其強度提高,不僅增強了建筑物的安全性、抗震性、強韌性、焊接性能,還可以較使用普通鋼筋節約鋼材10%至12%等優點。
1967年J.H.Downing等人在US3334992中披露,將181Kg的V2O5,62Kg碳粉,4.1Kg樹膠脂和3Kg鐵粉混勻后,在20.68MPa下壓制成型,樣品尺寸為51×51×38mm。在1385℃和22.7Pa真空下進行碳還原,還原時體系真空度降到2666Pa再保持60h,體系真空度又還原到22.7Pa,即標志還原過程結束。此時將爐子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時樣品出爐,得到的是碳化釩(VCx)。當真空度恢復至22.7Pa,爐子不停止加熱而溫度降至1100℃時,將氮氣送至爐內并保持氮的分壓為PN2=700~1000Pa。先恒溫滲氮2h,然后將爐溫調至1000℃再滲氮6h電爐停止加熱,在氦氣氛下冷至室溫出爐,其產品的化學組成為:78.75%V~10.5%C~7.3%N,所以又稱這種VN為VCN。
1999年王功厚等人,用V2O5與活性碳壓塊成型,在實驗條件下進行碳熱還原,在1673K和1.333Pa真空下先還原生成VC,隨后通入氮氣,在101325Pa氮氣壓力下滲氮1.5小時,可獲得86%V、7%C、9.069%~9.577%N、2%O樣品。為了提高氮化釩強度,在原料中加入3%鐵粉。
上述兩個過程需要高真空度,設備成本和運轉成本都比較高,并且不涉及反應過程的加熱方式。
1977年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在美國專利US4040814中披露,將V2O3和碳在1100~1500℃下還原氮化制備得到了含氮12%的氮化釩。
2001年孫朝暉等人在中國專利CN1422800A中披露,將粉末狀的釩氧化物,碳質粉劑和粘結劑混勻后壓塊,成型,再將成型后的物料連續加入制備爐,同時向制備爐通入氨氣或氮氣做反應和保護氣體,制備爐加熱到1000~1800℃,該物料在爐內發生了碳化和氮化反應,持續時間小于3小時,出爐前要在保護氣氛下冷卻到100~250℃,出爐即得氮化釩產品。
上述兩個過程沒有述及加熱方式的問題,實際上以電阻推板窯要的方式加熱。
上述兩個過程以及CN1587064中披露的過程實際上用V2O3為原料,如果用V2O5為原料,則其因為沒有預還原過程,會在670℃即其熔點附近熔化板結,妨礙后續還原過程和形成產品團結現象。而釩原料中釩的氧化態越低,原料成本越高。
1985年聯合碳化物公司的J.B.Goddard等人在美國專利US4562057中披露,以釩的高價氧化物V2O5或釩酸銨為原料,以混合氣體(氮氣+氨氣)為還原劑及氮化劑,先在675~700℃下預還原1h,將低熔點高價釩氧化物還原至高熔點的低價釩氧化物,之后在950℃下同時進行還原和滲氮3~4h,可獲得73.3%V、12.6%N、15.35%O的產品,然后再用碳熱還原法在1400℃左右除去其中大量的氧得碳氮化釩產品。該過程經過預還原——降溫——配料——高溫碳熱還原過程,能耗高,生產效率低,也沒有說明以何種方式加熱。
1999年I.Galesic等人(Thin?Solid?Films,349(1999)14~18)發表了用快速熱處理工藝在1100℃制備氮化釩薄膜的方法。
2000年,Prabhat?Kumar?Tripathy在J.Mater.Chem.,2001,11,691~695中披露了在1500℃以V2O5為原料碳熱和N2還原制備得到了氮化釩。
上述兩個過程都是研究性質的小規模非連續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馮良榮,未經馮良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389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孔石墨烯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帶鋼冷軋機用帶鋼厚度控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