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在超細鎢絲表面電沉積鋁鎂合金薄膜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30518.4 | 申請日: | 2013-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101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胡文成;董建利;何春梅;劉洋;姚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5D3/66 | 分類號: | C25D3/66 |
| 代理公司: | 電子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李明光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鎢絲 表面 沉積 鎂合金 薄膜 方法 | ||
1.一種在超細鎢絲表面電沉積鋁鎂合金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驟:
步驟1.配制低溫無機熔鹽電鍍液:以無水氯化鋁、無水氯化鎂為主鹽,氯化鈉、氯化鉀作為支持電解質,配制低溫無機熔鹽電鍍液體系,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為60%~85%的無水氯化鋁,3%~10%的無水氯化鎂,12%~30%的氯化鈉、氯化鉀混合物,并通入惰性保護氣體10~90分鐘;
步驟2.電鍍前電鍍液預電解除雜:將經步驟1所得混合物在130~180℃下加熱攪拌10~60分鐘,插入兩鋁電極,在惰性保護氛圍下進行預電解除雜,電流密度控制在0.1~1A/dm2,除雜時間為30~120分鐘;
步驟3.電沉積鎂鋁合金薄膜:以鋁電極為陽極,超細鎢絲為陰極,步驟2所得的熔鹽為電鍍液,在惰性保護氛圍下,控制電鍍溫度為200~250℃,電流密度為0.1~6A/cm2,電鍍時間為10~90分鐘,即在超細鎢絲表面電沉積鋁鎂合金薄膜。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超細鎢絲表面電沉積鋁鎂合金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無水氯化鋁、無水氯化鎂、氯化鈉、氯化鉀需經過嚴格除水,氯化鈉、氯化鉀在300~600℃下干燥3~8小時,無水氯化鎂在80~120℃下真空干燥6~48小時。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超細鎢絲表面電沉積鋁鎂合金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3所述鋁電極為圓筒狀,電極直徑為4~10mm,長度35~60mm,厚度0.05~0.2mm;同時需要經過打磨、去離子水洗、鹽酸浸泡、去離子水洗、丙酮洗步驟的預處理,其中鹽酸濃度為8%~30%,浸泡時間為5~35秒。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超細鎢絲表面電沉積鋁鎂合金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超細鎢絲直徑為4~10μm,長度為20~80mm,同時需要在堿性除油液中超聲清洗10~60分鐘,再依次用去離子水、無水乙醇清洗。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超細鎢絲表面電沉積鋁鎂合金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氯化鈉、氯化鉀混合物中氯化鈉和氯化鉀為任意質量比。
6.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超細鎢絲表面電沉積鋁鎂合金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全程都通入對氯化鋁和氯化鎂呈化學惰性的氣體進行保護,其中惰性保護氣體是高純氬氣或高純氮氣。
7.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超細鎢絲表面電沉積鋁鎂合金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電沉積鋁鎂合金,采用帶電入槽的方式進行電沉積。
8.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超細鎢絲表面電沉積鋁鎂合金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優選范圍為:無水氯化鋁75%~80%,無水氯化鎂3%~5%,氯化鈉、氯化鉀混合物共15%~2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3051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