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復合活疫苗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26660.1 | 申請日: | 2013-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951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陽;閆艷麗;劉雪;王二先;徐曉艷;盛璐絲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美保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9/42 | 分類號: | A61K39/42;A61K39/12;A61P37/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21017 浙江省金***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豬 繁殖 呼吸 綜合征 復合 疫苗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獸用生物制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復合活疫苗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豬藍耳病又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virus,?PRRSV)引起的,以妊娠母豬發生早產、流產、產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仔豬和育肥豬發生呼吸道癥狀的疾病。PRRS難以有效的防制,首先是PRRSV以肺巨噬細胞為靶細胞,具有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ADE)造成了一定的免疫抑制,其次是PRRSV不斷的發生著變異,并且PRRS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免疫接種是目前控制該病的最主要措施。
滅活苗以其不會返強,不散毒而普遍用于免疫豬只,但是滅活疫苗采用全病毒包被,不可避免存在的異體蛋白,易引起變態反應,另外免疫需要劑量大,次數多,家畜免疫注射后應激反應較大,免疫抗體產生需要的時間長,免疫效果不是很明顯。研究者對國產滅活疫苗進行了比較,發現部分國產滅活疫苗副反應較大,抗體最早產生時間不穩定,且維持時間短,國產滅活疫苗還不能提供穩定有效的保護。
與滅活疫苗相比,弱毒疫苗誘導的免疫反應持續時間長且更有效,且弱毒苗產生抗體快速,能激活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弱毒疫苗可在豬體內復制,能引發更好的免疫效果,可以持續刺激豬體的免疫應答,以抵御病毒入侵,所以保護時間長,同時弱毒疫苗的免疫量要比滅活疫苗低,在減少副反應的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研究證明弱毒疫苗的交叉保護能力要優于滅活疫苗。因此,目前在暫時沒有更好替代方法防控PRRS的情況下,PRRS弱毒疫苗對于防控PRRS爆發有積極的作用。但是普遍認為弱毒疫苗在安全方面存在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藍耳病病毒易發生變異,故選擇優異的弱毒疫苗毒株顯得尤為重要。目前,PRRSV在我國的流行特點總體上來說是以美洲型毒株為主,PRRSV經典毒株在我國各地依然流行,其造成的危害仍然存在。然而近年來我國高致病性藍耳病頻發,同時也混合著經典藍耳病給藍耳病的防制工作帶來了困難。研究者通過系統進化樹分析得知我國高致病性變異株與CH-1a具有較近的親緣關系,有學者認為CH-1a在藍耳病病毒從經典毒株演變到高致病性毒株的過程中充當了過度的角色。弱毒疫苗株CH-1R正是由CH-1a株馴化而來的,因此采用CH-1R制備的弱毒疫苗針對我國現流行的藍耳病具有更強的交叉保護能力。
目前為止,藍耳病疫苗生產主要還是通過轉瓶培養單層細胞,接種藍耳病病毒后獲得病毒懸液,進而制備成藍耳病疫苗。因轉瓶培養法勞動強度大,占地空間大,單位體積提供細胞生長的表面積小,細胞生長密度低,培養時監測和控制環境條件受限制等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藍耳病疫苗的產量,同時也導致了疫苗批次之間的不穩定性。為了克服現有PRRS弱毒疫苗生產技術所存在的缺陷,尋找簡便、高效的病毒株以及其合適的生長培養條件對提高疫苗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具有重大意義。
近年來,生物反應器和微載體技術培養細胞、繁殖病毒在生物制藥行業應用廣泛。與傳統轉瓶培養工藝相比,懸浮培養技術有著巨大的優勢:首先單位體積內有效工作細胞數量增加;其次全密閉、管道化系統生產流程及過程自動化監控、控制技術,不僅減少了污染細胞的機會,而且在減輕勞動強度的同時減少人為操作因素影響;再者生物反應器容積的擴大,提高了產品的均一性,也提高了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最后生產疫苗所用的成本遠低于傳統轉瓶培養工藝,綜合成本大大降低。我國的生物反應器懸浮培養技術起步較晚,但近幾年該技術的在國內的發展非常快。目前國內已有部分發明專利采用不同生物反應器系統和不同類型微載體進行藍耳病疫苗的研制,但應用激流灌注式生物反應器-聚酯纖維紙片載體生產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活疫苗(CH-1R株),尚未見報道。
抗原抗體復合物疫苗是上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疫苗,由特異性高免血清按照適當比例與抗原混合而成。抗原抗體復合物疫苗中抗體主要起著延緩病毒釋放的作用,疫苗注射后,免疫復合物會被存在于脾臟的一種稱為樹突狀淋巴細胞所捕獲,繼而抗原會緩慢釋放。當母源抗體下降到疫苗可以出破的水平時,此時釋放的疫苗抗原即可在靶器官定植,從而誘導免疫力。其優點在于安全性高,免疫效果比常規疫苗好;可突破母源抗體干擾,仔豬使用該類疫苗對其他疫苗免疫無干擾作用。
傳統的抗原抗體復合物疫苗制作方法是將高免血清與法氏囊病毒結合,該方法制備疫苗所需大量高免血清抗體,需通過屠殺大量動物獲得,費時費力,同時生產成本較高,導致疫苗價格較昂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美保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美保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266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