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缺血性腦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其在制備口服制劑中的應用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24211.3 | 申請日: | 2013-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771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狄留慶;康安;汪素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狄留慶 |
| 主分類號: | A61K36/16 | 分類號: | A61K36/16;A61K31/045;A61P9/10;A61K127/00 |
| 代理公司: | 江蘇致邦律師事務所 32230 | 代理人: | 栗仲平 |
| 地址: | 210023 江蘇省南京市仙林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缺血性 腦中風 中藥 組合 制備 口服 制劑 中的 應用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缺血性腦中風的中藥組合物、這種治療缺血性腦中風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缺血性腦中風的復方口服制劑中的應用,以及這種治療缺血性腦中風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腦部疾病的治療途徑及腦缺血再灌注:腦是人體中樞神經活動的中心,也是神經系統最復雜的組成部分。然而,由于存在血腦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影響了許多治療腦部疾病藥物在腦組織中的分布,使得其難以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內,致使腦內許多疾病在診斷、治療等方面在臨床遭到重重阻礙。如何使藥物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內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這一問題也正困擾著國內外廣大醫藥工作從事者。目前,國內外腦部疾病治療研究進展總結為:(1)通過改造藥物分子的結構及做成前體藥物來增加其透過能力。(2)采用鼻腔給藥的方法,既可以避免藥物的首過代謝效應,又能夠有效地使藥物靶向腦部網。(3)將甘露醇、阿拉伯糖、果糖、甘油等高滲溶液注入頸動脈或椎動脈內,使血腦屏障內皮細胞發生紊亂,暫時引發血腦屏障通透性的增加,提高藥物在腦中的濃度。(4)中藥薄荷、冰片、麝香等具有芳香開竅功能,能提高血腦屏障通透性,利用冰片“芳香開竅,引藥上行”的功效,能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藥物的腦中濃度,改善藥物治療效果。(5)近年發現血腦屏障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膜上P-糖蛋白(P-gp)的結構和功能與腫瘤細胞的P-糖蛋白(P-gp)相似,其編碼基因為MDR基因,底物稱為MDR逆轉劑,競爭性結合MDR逆轉劑能促進其它藥物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中,故通過與多藥耐藥性(MDR)逆轉劑的合用,提高治療藥物的腦部的濃度。(6)膠態給藥系統,特別是表面上包封表面活性劑(吐溫類,如吐溫80)的納米粒。(7)受體介導的給藥途徑,通過克隆出血腦屏障內皮細胞上受體的特異性抗體,并以之為藥物載體,把藥物輸送到腦部,可實現藥物傳輸的主動靶向。尋找促進治療藥物通過血腦屏障的方法,對腦內疾病的治療有重要意義。目前研究表明,促進血腦屏障開放、改變藥物血腦屏障通透性主要通過改變血腦屏障內皮細胞形成的緊密連接或改變血腦屏障上特殊的轉運體功能兩種方式實現。
腦缺血一定時間恢復血液供應后,其功能不但未能恢復,卻出現了更加嚴重的腦機能障礙,稱之為腦缺血再灌注損傷(cerebr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CIR)。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是多因素多機制參與的一種復雜的病理生理過程,主要與興奮性氨基酸毒性作用、自由基及脂質過氧化、熱休克蛋白(HSP)表達紊亂、線粒體功能障礙、細胞內鈣超載、一氧化氮及炎性反應等多種機制有關,多種環節因素之間互相作用。急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可引起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甚至危及生命。
據統計,腦中風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大類死亡原因,無數的患者因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撒手人寰。即使有幸存活下來,也會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腦中風病臨床最主要的表現,是神志障礙和運動、感覺以及語言障礙。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除神志清醒外,其余癥狀依然會不同程度地存在。這些癥狀,稱為后遺癥。后遺癥的輕重,因病人的體質和并發癥而異。腦中風常見的后遺癥有:麻木、嘴歪眼斜、中樞性偏癱、周圍性偏癱、偏癱、失語、失認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生活質量。尋找有效的治療藥物及措施以促進腦卒中后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恢復,一直是相關學科研究的重點之一。近年來關于中藥腦保護作用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銀杏葉提取物的簡介及研究現狀:銀杏(Ginkgo?biloba),又名白果樹、公孫樹、鴨掌樹,落葉高大喬木,是現存古代孑遺植物之一,素有裸子植物“活化石”之稱。銀杏葉提取物(簡稱EGB)中藥用成份含有200多種,目前被確證的能發揮獨特藥理活性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銀杏黃酮和銀杏萜內酯。黃酮類化合物主要是由槲皮素、山奈酚和異鼠李素等黃酮苷元以及它們與葡萄糖等單糖以氧糖苷鍵連接而成的糖苷組成,其中糖苷形式存在的黃酮占提取物黃酮總含量的95%以上。銀杏萜內酯主要包括銀杏內酯和白果內酯。銀杏內酯屬于二萜類,主要包括銀杏內酯A、B、C(簡稱GA、GB、GC),它們分子中都具有獨特的C20“籠型”結構,由六個五元環組成;白果內酯屬于倍半萜類,由四個五元環組成(簡稱BB)。銀杏萜內酯是銀杏中特有的化合物,迄今為之尚未發現存在于其他任何植物中。研究顯示銀杏葉提取物具有增加腦血流量、清除氧自由基、抗缺血缺氧、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臨床上廣泛用于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狄留慶,未經狄留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242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瑪咖提取物的制備工藝
- 下一篇:一種當歸無硫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