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相色譜法檢測稻谷中毒死蜱農藥殘留量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20066.1 | 申請日: | 2013-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21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鄔金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鄔金飛 |
| 主分類號: | G01N30/88 | 分類號: | G01N30/88;G01N30/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奉化***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色譜 檢測 稻谷 毒死 農藥 殘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建立一種檢測稻谷中毒死蜱農藥殘留量的氣相色譜方法,屬于農藥殘留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中國是世界上稻谷生產與消費大國,水稻的種植面積約占全球23%,產量占30%以上,居世界第一。由于水稻生育期長,病蟲害頻發,因此農用化學品被大面積、高濃度、高頻次地使用,這在減輕病蟲害損失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此帶來了稻谷的食用安全問題。
毒死蜱是1965年由美國陶氏益農化學公司開發的硫代磷酸酯類殺蟲劑,40多年來已成為一種久盛不衰的最大噸位的有機磷農藥。現在,已被認為是防治水稻害蟲中取代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磷胺、水胺硫磷等高毒有機磷農藥的最好選擇,成為防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及稻飛虱的當家藥劑之一,在水稻生產上大量使用。毒死蜱內吸性好、滲透性強,在水稻中后期施藥后,容易在谷粒內殘留。
稻谷不僅給我們提供大米,由稻殼產生的米糠,也是畜牧生產的飼料,也會進入人們的食物鏈中。在《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2)中,對毒死蜱的規定是,稻谷最大殘留限量0.5mg/kg。而目前,對稻谷中毒死蜱殘留量的檢測,大多采用的是國家標準GB/T5009.145-2003方法(植物性食品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多種殘留量的測定),該方法提取凈化過程比較復雜、耗時較長,效率較低。
本發明旨在建立一種廉價、快速、準確、靈敏的方法來檢測稻谷中毒死蜱的殘留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有如下二方面內容:
1、稻谷樣品前處理
2、氣相色譜儀檢測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包括以下內容:
(1)稻谷樣品的制備
將稻谷樣品曬干,用植物粉碎機粉碎,過篩(1mm),制成待檢樣。
(2)儀器與試劑
①儀器Agilent6890氣相色譜儀、配有火焰光度檢測器(FPD),DB-608(30m×0.32mm×0.5μm)、HP-5(30m×0.32mm×0.25μm)毛細管色譜柱,電子天平,水浴恒溫振蕩機,美國N-EVAP24水浴氮吹儀。
②試劑乙酸乙酯:分析純;丙酮:色譜純;無水硫酸鈉:分析純,650℃馬福爐中烘6h。
③農藥標準樣品毒死蜱標準溶液購自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質量濃度為100μg/ml。
(3)樣品前處理
①提取用電子天平準確稱取25.0g樣品于250m1具塞三角燒瓶中,加10ml蒸餾水濕潤樣品,加75.0ml乙酸乙酯、加15g無水硫酸鈉(1.0g無水硫酸鈉能吸收1.0g-1.2g水分),在水浴(25±1)℃振蕩器上以200r/min振蕩30min,接著用濾紙過濾,收集濾液靜置10min;
②濃縮吸取10.0ml上清液于10ml刻度試管中,將試管放入水浴鍋中加熱,水浴溫度控制在65℃-70℃,試管內緩緩通入氮氣或空氣流,待樣品溶劑揮發、濃縮至近干(余留4-5滴)時,用丙酮定容,定容至5.0ml,再加1.0g無水硫酸鈉脫水,充分搖勻,靜置5min,取上清液,供氣相色譜儀檢測。
(4)氣相色譜儀檢測
①色譜參數設定色譜柱:DB-608毛細管色譜柱作為分離柱;載氣:高純氮氣(純度99.999%);檢測器的燃氣與助燃氣H2150ml/min、空氣110ml/min;進樣模式:恒流,流量為1.8ml/min;進樣口溫度:235℃;檢測器溫度:270℃;柱升溫程序:初始溫度90℃,保持1min,以35℃/min上升至210℃,以20℃/min上升至250℃,以25℃/min上升至270℃,保持6min;進樣方式:不分流;進樣量1μl。
②定性和定量方法以毒死蜱標準溶液的保留時間來定性,對于陽性樣品采用HP-5毛細管色譜柱確認;以樣品峰面積與標準溶液峰面積比較來定量。
(5)方法驗證
①線性和范圍分別配制濃度為0.05、0.1、0.2、0.5、1.0、2.0、5.0mg/kg的毒死蜱系列標準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下依次進樣,以色譜峰面積y對相應的標準溶液濃度x(mg/kg)繪制標準曲線,相關系數達到0.999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鄔金飛,未經鄔金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2006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