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非接觸式精確測量機械手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420057.2 | 申請日: | 2013-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15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葉邦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凱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00 | 分類號: | G01B11/00;G01N21/95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 地址: | 215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觸 精確 測量 機械手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測量定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非接觸式精確測量機械手。?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和現(xiàn)代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工件的制造精度越來越高,因此對測量設備的精度和功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且新型專用的測量設備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傳統(tǒng)的測量機,大都基于一種幾何坐標系,如笛卡兒坐標系、柱坐標系等。這些測量機,機械結構比較直觀,控制算法簡單,測量精度高,系統(tǒng)的誤差模型經多年的研究已完善。但在有些特殊場合,這些測量機不能適應,如球殼類工件的幾何尺寸和表面缺陷的非規(guī)則幾何工件。而非正交坐標測量系統(tǒng)由于其所具有高的靈活性已經成為坐標測量機的發(fā)展趨勢。?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將機械手機構與激光非接觸測量傳感器技術相結合,提供一種非接觸式精確測量機械手。?
為實現(xiàn)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非接觸式精確測量機械手,包括基座,機械手,高精度回轉臺、兩維調平工作臺、控制驅動系統(tǒng),所述基座的中心安裝有所述高精度的回轉臺,在所述高精度的回轉臺的上端安裝所述兩維調平工作臺,在所述兩維調平工作臺上放置被測工件,所述機械手包括手部滑塊,激光位移傳感器和CCD攝像頭,所述激光位移傳感器安裝在所述手部滑塊上,所述CCD攝像頭的軸心設置在所述兩維調平工作臺上端面的延伸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機械手還包括扇形輪,擺臂和直線滑軌,所述扇形輪固定設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擺臂的一端通過轉軸安裝在所述扇形輪的圓心位置處的弦板上,并且所述擺臂的另一端通過轉軸與所述手部滑塊相連接,所述手部滑塊滑動的安裝在所述直線滑軌。?
進一步的,所述扇形輪的圓弧端有一段凸起形成弧形滑軌,所述弧形滑軌上設置有兩個限位器,所述擺臂與所述弧形滑軌接觸的一端設置有擺臂滑塊,所述擺臂滑塊在所述弧形滑軌上的兩個所述限位器之間可自由滑動。?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驅動系統(tǒng)還包括控制計算機,運動控制器DSP,伺服電機和操作盒,所述伺服電機連接所述運動控制器DSP,所述運動控制器DSP連接所述控制計算機,所述控制計算機還連接有所述激光位移傳感器、CCD攝像頭和操作盒。?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將機器人機構與激光非接觸測量傳感器技術相結合,在球殼類工件的幾何尺寸和表面缺陷的測量中具有非接觸,高速,高精度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控制驅動系統(tǒng)結構框圖。
圖中標號說明:1、基座,2、機械手,21、手部滑塊,22、激光位移傳感器,23、CCD攝像頭,24、扇形輪,241、弦板,242、弧形滑軌,243、限位器,25、擺臂,251、擺臂滑塊,26、直線滑軌,3、高精度回轉臺,4、兩維調平工作臺,5、控制驅動系統(tǒng),51、控制計算機,52、運動控制器DSP,53、伺服電機,54、操作盒,6、被測工件,7、轉軸,8、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
參照圖1所示,一種非接觸式精確測量機械手,包括基座1,機械手2,高精度回轉臺3、兩維調平工作臺4和控制驅動系統(tǒng)5,所述基座1的中心安裝有所述高精度的回轉臺3,在所述高精度的回轉臺3的上端安裝所述兩維調平工作臺4,在所述兩維調平工作臺4上放置被測工件6,所述機械手2包括手部滑塊21,激光位移傳感器51和CCD攝像頭52,所述激光位移傳感器22安裝在所述手部滑塊21上,所述CCD攝像頭23的軸心設置在所述兩維調平工作臺4上端面的延伸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機械手2還包括扇形輪24,擺臂25和直線滑軌26,所述扇形輪24固定設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擺臂25的一端通過轉軸7安裝在所述扇形輪24的圓心位置處的弦板241上,并且所述擺臂25的另一端通過轉軸8與所述手部滑塊21相連接,所述手部滑塊21滑動的安裝在所述直線滑軌26。?
進一步的,所述扇形輪24的圓弧端有一段凸起形成弧形滑軌242,所述弧形滑軌242上設置有兩個限位器243,所述擺臂25與所述弧形滑軌242接觸的一端設置有擺臂滑塊251,所述擺臂滑塊251在所述弧形滑軌242上的兩個所述限位器243之間可自由滑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凱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凱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2005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管網(wǎng)射線檢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R型中心孔圓度的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