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從紅薯葉中提取綠原酸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09736.X | 申請日: | 2013-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646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霍清;張玥;楊宏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聯合大學生物化學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7C69/732 | 分類號: | C07C69/732;C07C67/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劉秀青;熊國裕 |
| 地址: | 100023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薯 提取 綠原酸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從紅薯葉中提取綠原酸的方法,屬于生物化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綠原酸又名咖啡鞣酸,屬酚類化合物,是植物細胞在有氧呼吸過程中經磷酸戊糖途徑的中間產物合成的一種苯丙素類物質。20世紀50年代Hulme從蘋果中提出綠原酸,隨著對綠原酸生物活性研究的深入,人們對綠原酸給予了高度的關注。有研究成果表明,綠原酸是一種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質,具有抗菌、抗病毒、增高白血球、保肝利膽、抗腫瘤、降血壓、降血脂、抗氧化及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等多種藥理作用。除了藥用外,綠原酸可以作為某些高級化妝品的添加劑、植物生長激素及食品中的添加劑等,因此綠原酸是食品、藥品、化妝品等工業的重要原料。
綠原酸的植物來源有多種,主要包括杜仲科植物、忍冬科植物、薔薇科植物、千屈菜科植物、無患子科植物、水龍骨科植物、馬鞭草科植物、十字花科植物等。近年來,人們對于如何提取綠原酸已經做了大量研究。王茜、李智等人研究杜仲葉中綠原酸提取分離工藝條件,探討了水以及不同濃度乙醇、甲醇和丙酮水溶液作為提取溶劑對杜仲葉中綠原酸收率的影響,最終確定水作為綠原酸提取溶劑。水提取杜仲葉中綠原酸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溫度60℃,料液比1:16,pH4提取時間3h(離子交換與吸附,2008,24(1):73-80)。李志光、陳永勝等人研究了葵花脫脂粕中綠原酸醇提工藝,優化了葵花脫脂粕中綠原酸的醇提工藝并得出最適的工藝參數,結果表明:乙醇濃度75%,時間1h,料液比1:14,pH3,綠原酸的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率達到1.32%(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3(2):164-167)。劉軍海、裘愛泳等人研究了杜仲葉中綠原酸提取純化工藝,以乙醇為溶劑提取杜仲葉中綠原酸,采用響應面分析法優化工藝條件,其最佳工藝條件為:乙醇濃度51.7%,提取溫度55.8℃,料液比11:2.8,提取時間2h(中藥材,2004,27(12):942-946)。府旗中、王伯初等人研究了應用超聲波法提取金銀花中綠原酸,結果表明,在相同的工藝條件下用超聲波加載提取30min的提取工藝的綠原酸收率為4.18%,高于乙醇提取法的3.96%(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0(1):123-125)。宋宏新、戴瑜等人研究了纖維素酶法提取杜仲葉中綠原酸的最佳操作條件,結果表明,加入550U/g纖維素酶0.50%,pH4.5,溫度40℃,提取率最高可達到51.84mg/g。(西北植物學報,2006,26(11):2383-2387)。沈奇、趙厚民等人研究蒲公英綠原酸提取分離工藝,選用NKA-9樹脂來分離蒲公英中的綠原酸,確定其最適的分離條件是:上樣濃度為0.26mg/mL,pH2.0,進樣液體積/大孔樹脂質量比值為12,流速為2mL/min,洗脫劑30%乙醇,綠原酸提取物純度可達25.3%(食品科學,2006,27(7):140-144)。
專利文獻CN101781211A公開了一種葵花粕中綠原酸提取方法。該方法將葵花粕粉碎,加入濃度為1%的纖維素酶和濃度為5%的蛋白酶,纖維素酶與蛋白酶酶液比為4:1,葵花粕與兩種酶液比為1:8,調pH值為4,酶解時間1.2h,酶解溫度49℃;再用pH值為3~6的45%~55%乙醇溶液浸提,使葵花粕中的綠原酸充分溶解在浸提液中,并冷卻至室溫;然后,再用大孔樹脂法常規處理,經吸附、洗脫、干燥等工藝制得綠原酸。該方法操作較為簡單,反應條件溫和,而且提取的綠原酸無污染,更適合工業化生產,在一定的工藝條件下,綠原酸得率可達到1.91%。
專利文獻CN101314568公開了一種吸附分離高純度綠原酸的新方法。包括吸附過程、洗雜過程、洗脫過程,其特征在于將綠原酸原液通過裝填大孔樹脂的、至少二級串聯吸附柱動態吸附至穿透后,流加洗雜溶液洗雜,最后用洗脫液洗脫至無綠原酸流出,并收集流出液。通過該方法得到純綠原酸溶液經HPLC檢測純度可達92%以上,濃度可達0.1mg/mL~0.8mg/mL,可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化妝品等領域中。該方法制得的綠原酸純溶液直接干燥得到的固體,干燥綠原酸粉無需再加工即可直接應用,便于運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聯合大學生物化學工程學院,未經北京聯合大學生物化學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0973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